他在想有什么辦法能夠破解這個王朝周期律。
但想了半天,除了殺以外好像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
但光是殺好像也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
人還是那么多,就算把地都從富人手里面拿出來分給百姓,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等過了這段時間呢?
那能不能抑制人口的增長,或是給這些人找一條除了土地以外的新出路呢。
忽然間大海這兩個字在嬴政的腦海里冒了出來。
嬴政自嘲的笑了笑,他的大秦暫時還沒有資格去考慮這個問題。
貞觀年間。
李世民大腦正在飛速的運轉。
“這王朝到了周期律的界限聽起來好像十分可怕。”
“但換個角度去想,這快要滅亡的時候也是他最強的時候!”
“是因為這片土地已經無法承載這份力量了,才不得不演變成了自我毀滅。”
“如果這時候有新的土地呢?”
“源源不斷新的土地,讓土地增加的速度大于人口的增長速度呢?”
“如果整個亞洲區域全部在華夏的掌控下,是不是能打破這個周期規律!”
李世民嘴角握了握拳,看著天幕開心的大笑了起來。
他感覺他好像又找到新的挑戰目標了。
可惜啊!
要是能有那火車就好了!
這些日子李世民整日都在研究怎么把整個亞洲弄到手里,關鍵的問題就在于行軍這一塊。
亞洲實在是太大了!
也就是走海路方便一點,但各地的兵源調往海邊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聽起來這確實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因為富人不可能主動把田地、財富拿出來分給百姓】
【百姓們也不可能因為未來發生的事情不去生孩子,甚至于越窮才越要生】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統治者,也就是皇帝和朝廷主動介入其中去調節貧富的天秤】
【讓富人主動把財富交出來違背人性,但把刀子放在他們脖子上的時候,他們就愿意了】
【在華夏的封建王朝之中,其實也有許多人看到了這個問題,也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如北宋年間的王安石變法,以及大明萬歷年間的張居正變法,都是為了抑制土地兼并】
【但變法往往是非常困難的,朝堂中上上下下的既得利益者都是阻撓你的力量】
【如王安石的變法就以失敗而告終,這并不是變法的政策不行,而是王安石的手段有問題】
【他做不到壓服所有人,變法速度太過于急躁,只要是支持他變法的,什么人他都用,這就造成變法隊伍良莠不齊。許多人借著變法的名義大肆斂財】
【最后好事也變成了壞事,還有一點便是宋神宗變法的態度也在不斷的搖擺,一會兒偏向變法派,一會兒偏向保守派】
【而張居正的改革相較于王安石就成功太多了】
【雖然張居正死后,他的變法也隨之人死政消,但他仍給彼時的大明留下了一筆可觀的財富】
甚至于如果沒有張居正的話。
大明朝估計在萬歷年間就已經亡了。
可即便如此,我們以現在的視角來看,也同樣可以說一句。
明實亡于萬歷!
當然也有網友會說明實亡于朱元璋!
朱元璋:“???”
崇禎:“!!!”
原來不全是朕的鍋嗎?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