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怎么也想不到,他的改革在他死后消失在了大明,卻在150年的大清死灰復燃】
【雍正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繼承了張居正的遺志】
張居正:“......”
張居正聽了這話一時間竟然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但不論如何,張居正此刻卻是實實在在能夠感受到雍正的那股堅定。
正是因為做過才知道這條路有多難!
這一刻的他們志同道合!
張居正認真的看著天幕,希望能從雍正的改革里面看到可以借鑒的地方。
“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改土歸流...官紳一體當差...納糧?!”
“嘶!”
張居正品味著最后一個政策時整個人如遭雷擊,眼中閃過一抹駭然!
不會是他想的那個當差納糧吧!
【在傳統的地丁銀制度下,賦稅分田稅和丁稅,也就是有多少人交多少稅,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封建時期一直有大量黑戶的存在,就是為了少交稅】
【而攤丁入畝指的是將全國丁銀總額分攤到田畝中,按土地多少征稅,所謂有田者納稅,無田者免稅,延續了2000多年的人頭稅在這一刻徹底廢除】
天幕前許多百姓難以置信的看著天幕。
“不收人丁稅了?”
“圣君啊!這就是圣君啊!”
“嗚嗚嗚,我的孩子啊!”
“怎么我們就沒有碰到這樣的皇帝!”
“我們也要攤丁入畝!有田就收稅,沒田就不收,誰的田多就收誰的!”
無數百姓在這一刻情緒各異。
因為丁稅的原因,許多人家里生下來了女孩都是不敢養的,除了養不起以外,丁稅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大量的女嬰溺斃層出不窮并且屢禁不止。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又有多少人是真的想親手溺死自已孩子的呢!
畜生自然有但也沒那么多。
【攤丁入畝之后人口迎來了大爆發,人口由康熙末年的一億增至乾隆中期的三億】
【稅收征管簡化透明國庫收入顯著增加,在短期內百姓的負擔減輕】
【弊端自然也是有的,土地成為征稅核心佃農租金被抬高,地主會想辦法將自已的損失轉嫁到農民的身上】
【也有許多無地百姓的身上背負了田地,政策是一方面實施到基層又是另一方面,官字兩張口嘛】
【土地兼并也隨之加劇,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階級更加固化】
【當然從大方向來看這條政策沒有什么問題,關鍵的問題還是在人】
【攤丁入畝也可以看作是對于張居正一條鞭法的繼承,不同之處在于攤丁入畝廢除了丁稅的概念,但這部分錢其實還是算在田里面一起收了的】
王安石摸了摸自已的胡子感覺又學到了一點東西。
有些事情原來只要換一個名頭,事還是那個事但好像就不一樣了。
張居正也很快反應了過來攤丁入畝跟他一條鞭法的區別。
貞觀年間。
李世民則是在思考,攤丁入畝這條政策他能不能用。
這并不是簡單的雍正能做,他李世民能不能做的問題。
而是大唐現在的情況能不能做。
能不能真正造福天下百姓!
如果能的話…
李世民目光落在了群臣身上,便是撕破了臉面,傷害了群臣情誼他也要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