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雙手掐腰,“休要騙本…本公子!這一路本公子見過窮苦人家都是賣女娃,還是第一次看見全賣一般大的男娃!后面那追來的老人又是怎么回事?還說不是你們搶的?!”
那牙人懾于旁邊人高馬大的護衛,到底多解釋了一句,“因為這些男娃是要賣去宮里。我們幽州是邊郡,窮人家的男娃長大了也是充軍的命,還不如賣給宮里當小太監,家里有錢拿,孩子說不定還能活命。女娃留在家里一樣能補網采珠,望貴人知。”
幽王殿下瞳孔地震,賣去宮里?
那不是……成小太監了嗎
大王好歹在宮里長大,什么是小太監他還是知道的。
他不由轉去看那幾個孩子,都和他差不多大,頂多也就七八歲。
這行人被他喊住耽誤了一會兒,后面的老頭攆了上來,哭著摟住之前拼命往后掙的孩子。
“把虎娃還給老頭子吧,求求你們了,不能賣去那地方啊,老頭子給你們磕頭!”
扯著他孫兒的壯漢抬腳就踹,“銀子都收了,想反悔晚了!滾開!”
百里靖連忙讓張圖出手阻攔,看這閑事大王管定了,徐太傅只好幫忙調節。
原來這幾個孩子還真是付了錢的。
追來的老頭是虎娃的爺爺,虎娃的父親出海送了性命,家里窮,叔嬸做主把他賣給了牙人。而這個張牙人據說是有衙門的關系,能把孩子賣進宮里享福。
說實話,這種事在幽州很常見。這時候的船只別說抗風浪了,在大海里不散架漏水就是好船,只要是吃海上飯的人家,幾乎沒有不折人的。
進宮享福?幽王殿下心說,我是皇帝兒子也沒覺得宮里多享福,光看人眼色了,你這些賣去當小太監的能享什么福?!
老頭拉著虎娃不松手,說這是他大兒的獨苗苗,萬萬不能賣去那地方斷了他大兒香火。
這爺孫倆哭得慘,引的剩下的幾個孩子也越哭越大聲。
大王豪氣一擺手,“多少錢,本公子買了!”
徐太傅以為他小,不懂人情世故,連忙給他使眼色。
除了這老頭不想賣孫子,其他孩子父母那都是自愿賣的,救了送回去馬上賣第二次也說不定。
大王并不富裕,遠沒有看上去好騙的。尤其一涉及到他的存銀,可精明了。
他尋思本王給這幾個孩子贖了送回家,回頭家里缺錢還能再賣第二回。他這不是純純在浪費自己的銀子嗎?就他一個冤大頭!?
那必不可能。
“咳!本公子是說,與其賣給宮里,不如賣給我,還不用當小太監。這幾個都要了,多少銀子?”
那牙人哪肯被截胡,但今天她遇上硬茬了。
幽王殿下要強買!
張圖按照殿下示意,唰的一聲抽出佩刀,“多!少!銀子?!”
徐太傅:……
張牙人:“……一個五兩,一共三、三十兩。”
其中一個光著腳的孩子一聽,帶著哭腔喊,“你胡說!你明明只給了我爹三兩嗚嗚~”
哦豁
幽王殿欣慰點點頭,這孩子不錯,還挺機靈的。轉頭吩咐同塵,“給她二十兩,多的二兩算這趟的辛苦錢。”
張牙人咬牙交出幾個孩子身契,罵罵咧咧的走了。本來這一趟她能賺個二十兩,結果遇到個愛管閑事的小惡霸,害她忙乎好幾天磨破了嘴皮子最后才得二兩。
百里靖看同塵揣起身契,這才轉向老頭,“老丈你回去吧,也給其他幾家送個信。孩子跟著本公子走就不必當小太監了,你就放心吧。以后家里有錢了可以去幽州城的幽王府把他贖回去,本公子打算把他們送那里當差。”
老頭心里明鏡兒,到了小兒子手里的銀子他是要不回來了,現在不用當太監,總歸是走了大運。老頭一邊哭一邊囑咐虎娃好好當差,好好活著。好歹沒出幽州,說不定以后還能再見。
給百里靖哭得都有點心酸了,但他還是沒吐口說讓孩子跟爺爺回去。
這老爺子年紀大了,虎娃的年紀在漁村也養不活他自己,回去也是被叔嬸再賣一次罷了,下次可沒這個運氣再遇到他了。
等趙保尋過來,自認日行一善的大王心滿意足跟著回去了。
“趙保趙保你知道嗎!本王買了六個人才花了二十兩!這六個都給你當徒弟好不好?!”
面對大王的邀功;
趙保面上:殿下真能干!
心里淚流滿面:六個二十兩是便宜……也不看看才多大……不出意外再養十年才能當用……
。
晚上幽王殿下在小本本奮筆疾書:
【五月十一,海邊龍頭縣
海風咸腥,大海很美,魚很鮮。
在這里三兩銀子便能買個和本王一樣大的小孩兒,但他們瘦的只有本王一半寬。
聽了幽州珠的故事,本王不喜歡珍珠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