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他佛了。
不過人家也不是一點反應沒有,大王立馬給他父皇回信一封,在里面痛哭流涕說自己對不起他父皇的信任。
主題思想就一個意思,北方就是大旱了,本王也沒辦法了。收到父皇的回信兒子羞愧難當,聽丞相說這種歲貢交不起齊的是要有處罰的,最嚴重的有削封地的?那兒子主動上交一個縣吧,就靠近翼州的寧安縣吧!或者朝中想把其他幾個也要回去?兒子都聽父皇的!
幽王一副甩燙手山芋的架勢,這封姑且算是答復的信到了中書省,朝中罵幽王的諫官都安靜了。
踩著幽王吹捧其他諸侯王的各方勢力也安靜了。
這幽王他不按套路出牌啊!
到你手里的地盤怎么說讓就讓?不是應該寸土不讓的嗎?!
寧安縣?那不靠北邊境那窮縣嗎,幽州都往外甩的縣要來何用!讓幽王把地盤讓出來,只會剪除了拖他后腿的,幽王說不定更開心?
幽州那地方大一塊小一塊他們不在意,顯然幽王自己也不在意。
唯一一點,幽王臉皮也不知什么做的,哪有人把皇帝的申飭詔書叫回信的
大王又等了些日子,發現長安安靜了下來,這事好像不了了之了?顯然滿朝也沒人指望著幽州這荒蠻之地有什么貢獻,這是后話。
。
雖然今年照樣干旱,大王照樣哭窮,但是今年幽州的情形明顯比去年好很多,甚至比好年景的時候更有存糧,百姓都沒有去年緊繃了。
隔壁漁陽、并州、翼州那才是真的旱災嚴重。
幽州今年開荒種了馬鈴薯、紅薯,不少人家在大王那里買了高產的糧種,有了幽州城內的深井,干旱也拉水澆了地,勤勞的人家今年收成是不錯的,最起碼大王今年的稅收是原樣收上來了,不夠吃的人家還有紅薯接濟著,今年說會餓死那就是純懶的。
馬鈴薯和紅薯都是好品種,雖大多種在新開的荒地,極少人家用吃飯的良田種它們,那勤勞的人家也有畝產三千多斤的收獲,這在之前的大晉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今年幽州的稅收收上來出奇的順利,不用像往年一樣官兵在地里守著,一割完官府恨不得立馬拉走。
今年大王劃了個期限讓他們慢慢交,結果就是賴賬的幾乎沒有,即使是民風彪悍的幽州,對上官府百姓還是老實的。
稅收一到手,第一次糧倉滿滿的大王甚至想過立馬擴軍,又想想這都到年根底了,又是個災年,北方也沒異動缺乏借口,這才暫時擱置了。
百姓們跟著王府司農的官員學習怎么挖地窖保存大白菜、蘿卜,跟著學習怎么儲存紅薯,怎么曬紅薯干、土豆干,再富余的甚至教他們制成淀粉販賣。
所以,幽州目前是外緊內松,百姓倒是覺得今年是難得的好日子,因為他們有了個好大王。
高聳的城墻不但給了大王安全感,百姓也安心了不少,周邊縣城的有點實力的人家開始想著搬入幽州城生活。
之前他們可沒想過。
以前他們覺得幽州城還不如外面的窮縣城呢,一旦北胡子打來他們在外面可以往大山里逃。
大王不擔心今冬的溫飽,只在家磨刀霍霍提防著北方的敵人。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