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廣人稀是幽州最大的問題,一戶征一人不過十萬人,經過了邊境多年戰亂折騰,還有好多戶就是老弱婦孺。真有戰事,成年男丁都征不上來,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總不能人家就一兒子再給人征走參軍吧?
實際上幽州要湊五萬人估計都費勁。
而幽州綿長的邊境線,上谷關那五萬根本不夠看,大王一直很有危機感。
“赤水村那個匪村北面有一大片荒地荒無人煙,傳信回去讓朱提在那里搞一個難民村,以后哪里來的難民我幽州都要。”
“匪村?全村都是匪?”
“那是,本王經過那里都差點被搶了,幸好帶的人夠多。”
魏慎:……你們幽州真是‘人杰地靈’。
。
既然達成一致,大王就想親自去‘忽悠’一下。這回還是魏慎給他攔住了,“你一個小孩兒哪有說服力,再說你穿的太好了,去難民營太引人注目了。”
“那誰去?”大王把目光移到身后的梟騎,發現他們也穿的挺好,衣裳平整人高馬大的。
最后回船上找了幾個能說會道的船員,魏慎說這些百姓可能跟難民更容易溝通。
大王讓人把賣不上價的小魚給他們搬了一些,總要讓人家看到點甜頭吧,魏慎笑稱這屬于黃鼠狼給雞送禮。
大王憤憤:“哼,本王還得給他們找活養到開春,哪有這么好的黃鼠狼!”
。
去游說的船員以水手長楊旭為首,他們拖著幾車小魚來到難民營引起了轟動,難民們簡直不敢相信還有這種好事。
淪為難民這幾個月,再陽光開朗的性格也死氣沉沉了。
他們不覺得天下有白吃的魚,但這不耽誤他們對魚虎視眈眈。
這些人不少都是漁民,雖以前吃魚快吃吐了,但現在身無長物一天一頓飯都費勁的他們,一條魚也成了奢望。
楊旭喊著大家排隊領魚,一戶一條。
一水兒海上討生活的高大漁夫,難民們還算聽話配合,畢竟有沖突的話,吃不飽的他們應該打不贏。
“我們是幽州來的漁船,我們船主心善,聽說這里有災民吃不上飯,就吩咐我們撿點魚過來分給大家,能幫一點是一點。”
難民們爭先恐后的涌過來排隊,楊旭一邊卸魚一邊和他們攀談。
“……這馬上年底了,官府有說法不?……唉!不給我們底層百姓活路啊!……理解理解!我們幽州以前日子那真是和老哥們現在處境差不多,我們家一天一頓飯都費勁兒,邊境太難了太窮了!不過現在好了,我們幽州現在日子好了不少。……我跟你們說啊,我們幽州籍的百姓,年底拿著戶籍冊就能在我們大王那里領到一條魚呢!天下再沒有這種好事了,自從幽王來了我們幽州,我們可算有人管了。……是啊,皇帝老爺親兒子。……是啊,殿下人很好,我們總算有了庇護。……我們幽州開荒種地,連種五年就發地契的,你們聽過這種好事嗎?”
——————
————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