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帶著東都侯和前朝的官員在南華門主樓落座,他和東都侯、葛仲、丞相、太傅在最中間席位,兩旁按照官位大小再依次排列。
先是幽王府的屬官,接著是幽州境內縣城的基層官員,再往兩邊還有民間代表,大王的花樣足夠震撼大晉。
在江南所有的文會、詩會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罵幽王的時候,大王在幽州哐哐刷全民好感度。
他不但邀請了縣令等基層官員,人家還每個村子給個名額,連村里德高望重的族老都請來了,反正他這城墻上地方大的很。
宣傳要深入民間嘛,大家眼見為實。
已經瘦了一圈的大王小大人似的跟東都侯寒暄,葛仲一眼又一眼的瞄大王,你是不是被心眼子壓瘦了啊!
他們坐在門樓上能把下面的情況一覽無余,圍繞王府的河外面就是個寬闊是大廣場,現在留出前面大片空地,一道冰雪鑄造的半米高的城墻和鐵甲士兵隔開了后面黑壓壓的百姓。
葛仲懷疑之前在城內看到的那幾個人都是留下看門的,幽州其他人都在這兒了吧!
幽王這小孩還挺有號召力!
那可不,經過這兩年的培養,幽州人民已經有了普遍認知,那就是只要大王發的告示,那就是大事要宣布!
每一次官差敲著鑼貼出告示,每一戶都得派個靠譜的人去聽聽有什么事。這次早早發下告示說大王要搞一個新年慶典,屆時大王會講話,還會讓大家看一眼幽州的守軍。
軍隊啊,這在邊郡不陌生,城墻上現在就有,那有啥看頭?但大王叫他們去,那當然也要捧場了,去年的新年大王也出來講話了,也很熱鬧。不過去年是除夕,今年就是換時間了嘛。
所以,在這個什么都不能干的冬日,除了家里留個看門的,只要家里還能動彈的人,都出門往王府來了,遠的郡縣還有提前一兩天出發的。
大王跟東都侯一口一個梁叔聊的親熱,他先把話題拉到長安之行,說這次去長安見到了梁賁。
“梁二哥和廣陵王玩得好,本王被靖安司抓去,還是我二哥帶著梁二哥拿銀子去贖的我~”
東都侯:……
大王旁邊的薛相還是第一次聽見這事,他…頗是一言難盡。
你用這么歡快的語氣在這個場合說起是這么回事?還挺光榮?
大王壓低聲音:“本王聽坊間傳說進了靖安司沒有大筆銀子贖,那就麻煩了,所以立馬派人喊了廣陵王,聽說銀子還是梁二哥出的呢,梁二哥這人很夠意思,本王很喜歡他的。本王還邀請他來幽州玩了,可惜梁二哥好像更喜歡長安。”
“那個逆子被他祖母慣壞了,吃不了一點邊郡的苦……”說到這想想幽王這日子,這還算邊郡嗎,過成幽王這樣算什么吃苦。
剛剛見到幽王府那一刻的震撼,東都侯的心情不知道怎么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