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頭大王跟白楊說了這事,白楊還說要是你們那里也有神功圣德碑,你爹就輪不上了,在他手里失的土地也太多了。
。
退兵條件一傳出去,寧德帝在民間的聲望降到了最低點。
北邊一下子失去五個郡,匈奴還要去了漁陽,那里有北方最大的鹽場。以后,大晉又失去了掣肘草原的一個利器。
長安百姓可能慶幸免了一場浩劫撿回了一家人的小命,隔的遠的城池對朝廷的唾罵是一點沒留情。
尤其讀書人,聽說寧德帝病得厲害,還有作詩嘲諷他裝的。
誰知,事情發酵沒多久,長安又傳來消息,皇帝崩了。
寧德帝,駕崩了。
。
京城撤藩的旨意和皇帝駕崩的訃告一起發到了幽州,這次大王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
皇帝駕崩的消息沒有第一時間對外公布,隱在民間的情報組根本不知道。
大王把自己關在寢殿誰也不見,丞相帶著百官跪在歲羽殿外。
寧德帝留下的最后一份昭告天下的遺旨是指定百里瑾為繼承者。
嶄新出爐皇太子下的第一份旨意是幽州撤藩,讓百里靖回長安以后另擇封地。
其實大王目前一點不想管誰當太子,他滿腦子只有一個念頭在跑馬一樣來來回回重復:他沒有爹了!
雖然這個爹沒有對他很好,沒事還給他挖挖坑,可那也是他爹。
大王從出生就沒了母親,現在爹也沒了,他在長安沒有親人了。
殿中沒有人,只有他的幾個愛寵,大王也顧不得什么面子,自己坐在地上吧嗒吧嗒的掉眼淚。
“我爹雖然偏心,也把我好好養大,給了封地和親衛。沒有另外多給,但也安例一點沒少。幽州民生多艱,本王賴掉歲貢,我爹也沒把我怎么樣。……以后我去含章宮耍賴,再也沒人砸我了,再也沒人叮囑我好好治理封地了。以后含章宮的主人就是百里瑾了,等老大當了皇帝,他只會直接殺了我。”
大王也是忽然意識到,偏心的爹也是爹,換了別人,沒人會再包容他了。
大王實實在在的傷心,給熊急得夠嗆,圍著他轉了一圈又一圈。
白澤聽了一會兒終于開口,這就是它早知道這一天不遠,卻從來沒提起的原因。
徒增傷懷而已。
大王心里還是很重視他那個爹的。
越是沒有得到過的,心里才會越惦記。
他沒得到多少父愛,現在這個人卻沒了。這樣以后也沒機會了,就知道小傻子會傷心。
“你父親一生隨心所欲的活著,前四十年順風順水,天下至尊,其實也沒什么遺憾。大晉在他手里丟了那么多的國土,他活著也是煎熬,政權不穩。這人從頭到尾扛不起江山,讓天下進入亂世,現在走了未嘗不是他的造化。”
逃脫了亡國之君的名頭,燙手山芋扔給了百里瑾。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