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對招他回京的的旨意扔開不理會,開始自顧自忙自己的事。北方都割給人家了,上谷關還瞎守個什么勁兒,大王第一時間邀約東都侯帶兵回撤幽州。
大王承諾上谷關的邊軍來幽州,也還歸東都侯統領,他不插手。
這個回撤不一定是邊軍立馬挪來幽州,老狐貍和小狐貍都明白這其中的意思。
大王和長安決裂,東都侯是時候明確表表態了。
同時他在丞相和太傅的建議下,回了長安一封‘抗議書’版的奏疏。
主要內容就是質疑和談和寧德帝的死因。
大王根本不拐彎,他都不是委婉暗示了,他直接問是不是百里瑾主持的和談結果氣死了寧德帝!
同時在最后表示,他不會放棄幽州的!
長安放棄了幽州,但他百里靖只要活著,就不會把百里氏的江山割讓給北方蠻族,讓長安以后少管幽州閑事。
意思就是本王獨立了。
大王這會兒就知道委婉了,不過他委婉也沒用,就憑這封奏疏絕對能氣死百里瑾。
大王也生怕氣不死新任皇太子,甚至寫完了還在最后又填了一句,說這是他最后一次以大晉諸侯王的身份上的奏疏,請滿朝文武和百里瑾好好珍惜,認真研讀,以后幽州的事拒絕任何人指手畫腳。
太傅看完,一時……也找不出什么毛病。
事到如今,還管什么格式不格式,體面不體面?下一次兄弟倆再見,估計就是兵戎相見了。先不說大王怎么樣想法,等百里瑾倒出手來,他絕對不會放過大王。
太傅和丞相也是這兩天才知道,大王和百里瑾的仇不止一點點。大王甚至還抄過瑯琊王氏的祖宅!
就這些破事加一起,豫王上位,大王肯定沒個好。
就這樣吧。
大王原文就這么發去了長安,靠實力把百里瑾氣個夠嗆。
那會兒百里瑾還是自己在京里主持寧德帝的喪儀,召諸侯王回京奔喪,結果一個都沒回。大家好像都在觀望?
大王的氣死人不償命版奏疏是他收到的第一份回音,果然,心一個比一個大!
。
寧德帝沒了,王府上下和全體士兵茹素三天,然后又開始換上吃肉模式。
這回丞相和太陽也不焦慮了,焦慮也沒有用,這場大戰遲早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