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把科舉這事記在了小本本上。
一殿大臣就在下面看大王在上面不知道從哪里掏出個彩色冊子,自顧自的在那寫寫畫畫,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討論的有關還是已經溜號了……
好在大王標記了一下又出聲了,“沒跟百姓說學完基礎課業就能轉去北境學宮嗎?在學宮里考過試了就能為官,徹底逆天改命!孩子都不用再種地了,這樣他們都不想試試么?”
這話一出,不贊同搖頭的很多。
還是太傅先開口,“殿下可知大晉的筆墨是什么價格嗎?”
大王眼神清澈看過去,搖頭。
這個他真不知道!
大王從來沒自己買過筆墨,府里的都寫不完,買什么也不可能買筆墨的好嗎!
“松煙墨一錠十五兩,朱砂墨十八兩,茶墨也要二十兩。”這是其他階層能玩得起的嗎?
他沒說的是,現在送去學堂的都是聽說不要束脩在家沒事干的稚童,大多就是想學學名字怎么寫罷了,紙墨筆硯大部分人是沒有的。
大王困惑,“就沒有更便宜的了?一個墨怎么這么貴!”他好奇的拿起他案上擺的墨,上面還有繁復的雕花。“都這么精致嗎?本王沒注意過……”
眾臣:……
一看這貨就從來沒對墨這種東西生出一點點好奇。
太傅只好提醒,“殿下手里這是上品漆煙墨。質地細膩滋潤,泛紫玉光澤,內香外不香,研磨至盡而香不衰,賣價不低于百兩。”
大王一聽一臉痛心,給本王用這么好的墨干嘛,白瞎了!
好在他還記得今天早朝人有點多,總算沒有直接脫口而出。要是就太傅自己在,他保準就禿嚕出來了。
大王雖沒說出來,太傅也懂了七八成,眼不見為凈迅速往下說:“現今除了我們北境,能讀書識字的都是士族,風雅之物哪有不花錢的。”士族研究的墨,能不精致、講究、昂貴嗎!
不用討論,阻攔大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還是銀子。
階層不是那么好跨越的,可能努力三代咬咬牙,供一個人讀書,都算殷實人家了。
大王在上面拄著小下巴一臉深思,下面眾臣議論的聲音都小了。
大王在想啥?
當然是想把筆墨價格打下來!
紙和書就不用了,他有造紙坊和印刷書局。大王準備去白楊那里進貨一些便宜墨,他白哥都不用毛筆寫字了,那墨就是淘汰了啊,肯定便宜。
大王繼續記小本本,不忘招呼趙保:“給本王準備幾塊好墨,送歲羽殿去!”
百里·地攤巨子·靖,發現個致富小類目,這墨這么講究肯定能賣上價格啊!
眼看大王思緒已經不知道跑哪里了,丞相忍不住提醒:“殿下,這用人缺口?”
“反正軍管了,再堅持幾天嘛!本王一時也變不出來人給你。至于人才缺口,本王有二策!”
魏慎簡直對大王刮目相看,沒看出來啊大王,一想想兩個!?
“一,是我們要打破選官注重門第的弊習,這樣不利于我們北境的未來發展。也別未來了,現在就沒人干活了。以后我們北境的官員只看實力,本王打算用考試來選拔官吏!你們也別急著反對!”大王看有幾個年齡大的開始激動,連忙提醒。
大王閉口不提科舉的另一個原因,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士族話語權。
大王只就著今天這用人缺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