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北境還不是一塊肥肉,但大王對北境以后的發展很有信心,怎么也要比南邊強。到那時候,士族就更不想放手了。沒見過豬跑,也看過歷史書啊!別看大王經史子集學的一般,課外書正經沒少看。
如今還早,先下手為強沒毛病。
“我知道今天站在這里的都是士族出身,包括百里家自己,也是名門望族。但今時不同往日,我們大晉都差點亡了!命都沒了,你們還抱著的那些舊規矩能救大晉還是你們身家性命?也別覺得本王這一遭動了士族利益,那是目光短淺!
別忘了讓你們免于淪為鮮卑奴隸的是誰?是本王的騎兵。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亂世來了你們不知道嗎?漢壽侯和江夏王一直在南邊攪風攪雨,廣陵王和荊王也不是什么軟柿子,遲早有動作,外面都亂成什么樣子了!
你們當初要是抱著大晉的規矩,讓本王只有三千親衛,不許擴軍,那如今大殿上的各位不是在南邊逃亡,就是已經在給鮮卑人放羊了!”
丞相:……
太傅:……
剛頻頻張嘴的幾個老頭閉嘴了,開始安靜如雞。
大王一提他的騎兵,用來堵嘴百試百靈。
這就是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驚人嗎!
就這大王還點名呢,“張司農,剛本王看你好像有話說?”
張司農咬牙出列:“臣以為農人匠人見識淺薄,并無做官執政一方的眼界和見識。一個人的出身……”
他一邊說大王一邊點頭,是猛點頭那種,給老頭都整懵了,你到底站在哪頭的啊!
誰知他三句沒完,大王就打斷他,“你說得對!所以本王讓他們先去讀書長見識,也說了要考試,考過了我們才用他們啊!學而優則仕!”
說完自覺解釋的很好,轉看太傅,太傅還在那品‘學而優則仕’,妙啊!
尋思過來整個人驚疑不定。
這還是他認識的學渣大王嗎!
大王分果果,“我們不論出身進行分科考試,考過了就可以為本王所用。這個新制度需要擬定個詳細章程,就由太傅負責好了。”
丞相聽他這么說,就知道大王心里早有決斷,也斷不可改了。他也不做多余的拉扯了,沒用。
只問起了大王的第二策,不說有兩個嗎。
這個一,實在解決不了燃眉之急。
大王在寶座上換個姿勢,“二,就是謝祭酒了。慶陽學宮桃李滿天下,謝家門生故吏應該是天下第一多吧,請謝先生出山吧!”
太傅張了張嘴到底什么都沒說,他腿都快跑斷了好嘛,北境學宮他都不知跑多少趟了,可那老狐貍就是不接茬。
太傅上前一步搶先提議:“謝先生那里還是殿下有辦法,上次也是殿下出面留下了謝先生,這次也請殿下辛苦一下,親自出馬吧!”
大王:……
糟糕,太傅好像學會了他的招式。
大招名稱——甩鍋大法。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