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北地春未暖花未開,科舉卻要真的開始了。
大王半贈送半強迫,參與人數過了八百。其中北境學宮必須全員參與,在北境的士族也得表個態支持大王新政令,再零零碎碎加一起,開考時候已經積攢了八百人次。
北境的第一次科考分為初試和復試,初試成績前兩百名進入復試,又叫殿試,在北境王府昭陽殿舉行。屆時前三名直接授官,前八十八名擇優安排官職。
大王把這活甩手給謝淵了他就一點不想管了,論考試看人,還有誰能比謝淵專業嗎?沒有。所以他躺的心安理得。
北境初試科舉水深,也沒搞的像人家那么復雜。初試題目都是一些基礎知識,把那批底子扎實的挑出來罷了。考場設在北境學宮,天剛蒙蒙亮進考場,日落時分就結束了。
七天出成績,接著前兩百進入殿試。
楊放親自去看了一下貼出來的復試榜單,紅色的長榜方圓五十米熱熱鬧鬧擠滿了不知道認不認字的吃瓜群眾……
楊放情緒都跟著高昂起來了,他也跟著人流擠了進去。兩百人的大榜沒標名次,除了他和族弟楊澤,還有不少眼熟的名字,其中不乏名聲在外的才子。比如謝屠,比如盧信、柳問。
北境還真是把范陽學宮連窩端了!
越是了解學術圈的越吃驚,這事不能細想。如今大晉排名top2的學宮慶陽學宮、范陽學宮,是不是屬于都讓北境撬來了?慶陽學宮的底子是謝氏,如今謝氏幾乎全族在北境,兩個核心人物都已經出仕。
范陽學宮因為兵變,整個學宮跟著盧氏遷移到了北境,那榜單上一眼掃過去好幾個范陽學宮很有名的學子。
楊放都想到了下一期報紙主版內容了,這兩百人不得列上去?
。
不得不說楊放有點理解大王套路了,他確實準備這么干。
魏慎看完熱鬧也問了大王,這些人要是考完了也榜上有名了,但人家拒絕給你當牛做馬怎么辦?
“……你還能強迫人家在北境當官?強扭的瓜不甜。”
“本王會以德服人,讓他們知道初次科舉是最簡單的,以后的科舉完善了更難了他們可能就高攀不起了,還是抓緊眼前機會比較好。你當他們人人都是謝屠呢?!”
“要是他們還是不干呢?”
大王叉腰,“那本王會讓天下知道,他們曾是北境人。”
這個曾,你就自己體會。
。
殿試在昭陽殿,屬于北境王府的前朝宮殿群。昭陽殿主殿之前一直空著,現在被撥為殿試之所,滿滿當當放了兩百桌案。殿試進入王府搜身比初試嚴厲多了,只允許帶兩支用慣了的毛筆,連墨水硯臺都是統一的提供的,搞得非常正規的樣子。
殿試大王得露面了,不過他坐高臺之上,也沒人會抬頭看他,說了兩句勉勵的話就讓大家答題了。
聽這清脆的音色,干脆利落的講話,明明是個少年人,他怎么就能把北境折騰到如今的局面?這是在場不少人的共同心聲。
今日的試題很快發了下來,簡簡單單六個字:如何結束亂世?
謝屠挑了下眉,就這叔父他們還開會研究了足足兩天?這裝都不裝了的題目,確定不是大王花三秒鐘想出來的?當然了,也可能是花了三秒想出來的,然后又用了兩天吵到底用不用這題?
楊放拿到手眨了兩下眼,再看一遍,這策問題目確實是:如何結束亂世?
……這個問題還用問?
但…他們和盧氏、謝氏不同,他們這種到幽州一游的,寫完了確定還能安全回家?!
余光掃掃周圍鄰居,都在冥思苦想暫時沒人動筆破題,怎么寫還真的得好好想一想。
寫太好了,可能回不去故鄉了。
寫太差了,家族丟不起人。
仗著沒人敢抬頭,大王在上面抻著脖子看他那便宜表兄。嘖嘖,近看是挺好看的。雖然都是親戚,但你要是寫的配不上南謝北楊的名聲,本王也是不會放過你的。
糊弄學只能本王自己搞,其他人萬萬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