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元武闕被撞開的時候,泰和帝百里瑾并沒有像傳言般逃出宮外,他照舊坐在建章宮的龍椅望著殿門外,殿中除了一群侍衛,就剩他父皇給他留下的老太尉高謫。
“大司馬怎么還不走?”
“老臣打也打不動了,就在這陪著陛下吧。”
“噢~你的意思是大司徒和大司農他們都打得動?”
老太尉精神不濟,閉了閉眼,慢悠悠嘆道:“興許吧。”他面上倒是一片從容,百里瑾看到的卻是深深絕望。
“……朕從前也想過,第一個發兵攻打長安的可能是老二,也可能是老三。老四倒是不會,崔家只會尋找最佳的時機玩陰的,荊州被老三剁了手不敢再輕舉妄動,如今剩下的兵馬實力一般……可朕從來沒想過,長安會這么容易陷落于好皇叔之手。哈哈哈~早知道、早知道……”
他忽然停住話頭,過了幾秒才輕輕道:“早知道會落百里鈞手里……父皇肯定很生氣,他肯定后悔沒有把這張椅子給老二。太尉你說呢?”
太尉只剩沉默,這會兒他有什么可說的。
百里瑾也不介意,“……不過百里鈞也不用高興,這位子他也坐不了幾天。老三兵強馬壯,又自詡愛民如子,百里鈞挑起戰爭又在長安城外屠殺東大營那么多人,百里靖可不會放過他,消息傳出去北境騎兵就會南下!哈哈哈~朕現在居然已經盼著北境騎兵南下了!盼著他收拾收拾你們這些亂臣賊子!”
“……可老三、他才多大,一個牙尖嘴利的蠢孩子!就藩的時候他還只會千字文,北境還不是謝氏說了算?!可恨百里靖難殺,謝淵也難殺,老匹夫只待在重兵把守之地,朕……”
謝淵知道肯定覺得冤死了,大王亂搞城門對聯他都沒機會發現。成天不是在衙門加班就是在謝府加班,忙得兩點一線,轉來轉去就沒離開王府附近那點地方!
百里瑾表情逐漸猙獰,還沒等他說完就有一隊虎賁打扮的士兵沖進來拖上百里瑾就走,嘴里說著叛軍沖進來了,要帶陛下暫避。
殿外喊殺聲震天,隱隱有血腥味傳來,連老太尉都不知道這會兒沖進來的是真虎賁還是假虎賁……
。
北境
朝中再三勸阻也不阻擋不了大王親征的決心,年齡在他這里從來不是什么弱點,哪個成年人敢說能打得過他?
他當著群臣的面把太阿劍拍在了桌案上,“要不然找幾個武將,看看他們誰能在太阿劍下全身而退?”
那劍是個寶貝是共識,大王神力也是共識,傷到大王死罪更不用說,當然沒人想試試。頻頻打量的時候,魏慎瞪眼看過去,“要不你們自已試試?”
反正他自已只敢口花花,大王那一身力氣正經起來他可沒把握。再說那劍,有些不同尋常,魏慎再作也不想親自試試。
“聽說漢壽反賊籌謀三代,這一代百里肇正值壯年還文韜武略?真是敢吹!本王在此就立個誓言,必斬此賊于太阿劍下。”
眾臣:……
你一未成年小孩怎么搞這么燃!
丞相先出聲:“……荊州和廣陵也不會坐以待斃,我們征收的歲貢也沒輕得罪匈奴和鮮卑各部,如今大晉內亂他們絕不會放過如此好的時機,臣認為,殿下應留下主持大局。”
“邊境三關都沒動,董太尉和朱提都留在幽州城,本王相信他們有能力應付鄰國。”
這回大家開始看謝淵了,這回輪到你了。
謝淵到底開口:“大晉疆域廣闊,統一需要漫長的時間。臣認為殿下無需親力親為,萬事應以殿下安危為先。”
“那本王也得先親自南下把百里鈞掀開!說八百遍了讓他別挑起戰爭染指天下,他是一句不聽啊!不把他掀開,長安半年換一個皇帝你信嗎?”大王憤憤。
謝淵:……
董扶不用說,他最知道大王的本事,知道大王背靠外掛根本不會有什么危險能真的威脅到他的性命。且他知道雪騎掛帥的是個比他還老的老將軍,旁邊還有個熟悉大晉兵事的東都侯輔助,加上北境所向披靡的玄甲騎兵,該擔心的是對面。
看他沒什么反對的意思,大家開始看太傅和盧仝。太傅自認不懂軍事,盧仝覺得該說都說了,大王心意已決,根本沒有再勸說余地了。為了不背叛文官老頭子們,他吭哧出一句:“殿下現在出門,可趕不上月底鎮海宮竣工了。”
大王:?
眾臣:……
“等本王得勝歸來一定親自上山謁觀!”
“好了,不用再說這事了,本王不親征,老頭子給本王取的這個‘靖’字算是白瞎了!”
眾臣:……
所以現在是…都怪先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