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玄甲騎兵準確說有十一萬多,幽州駐扎了近七萬,剩下的分散在四個關口。大王已經讓雪騎和三萬玄甲騎兵去了洛水關,現在他自已親征,梟騎肯定要去,他又帶走了兩萬騎兵,只留兩萬守國都。
北境對大晉發了正式的討逆書,謝淵親筆書寫,搞輿論大王是專業的,江夏王和漢壽侯搞出的破事,可以讓北境師出有名在道德制高點指指點點。
大王出發前又大喇喇命人給周邊鄰居都送了信,內容很真誠不做作,主打就是個威脅。他讓匈奴和鮮卑各部有本事就趁此機會南下摻和一下,等他冬天騰出手必定親自去他們王城慰問一趟。現在敢伸手,來日必定踏碎王城。
萬事俱備,大王帶兩萬騎兵離開幽州,北境發的討逆書已經迅速傳到長安,強行上位的百里鈞屁股下椅子還沒坐熱,就看見了北境發的四處都是的討逆詔書,成功給新皇帝氣個夠嗆。
他也是寧德親兄弟,對方不過有個好母親,他差哪?!還有這個百里靖,你不也庶子嗎?就因為你是先帝親子,就站道德制高點了?
他馬上反擊,又痛斥寧德和泰和二帝無能造就亂世,無德無能不得上天庇佑。既然這樣,作為寧德兒子的北境王當然也不配討伐他了。只有他百里鈞才能平定叛亂,還大晉一個太平盛世。
百里鈞和百里靖開始隔空喊話,其他反王也不樂意了,你們別搶了,老二、老四說他們才是嫡子,撥亂反正才是重中之重。既然泰和帝被百里鈞害了,那這天下輪不到百里鈞這個反賊,當然也輪不到老三百里靖,他百里珩/百里琥才是正選。
百里鈞嘴里義正言辭,張口就是大晉皇帝令,別看他已經占了長安,心里也十分沒底。百里靖最近戰績是四百騎兵屠了燒當大允谷,就算人數和實際有水分,這戰績也十分恐怖了。
百里鈞布局多年不錯,新接手長安他要做的事情也很多。有些老家伙油鹽不進堅持他是篡位,罵他倒行逆施,登基那天三朝老臣高謫一頭撞在了建章宮的盤龍柱上。
百里鈞正怒火中燒,就聽見探子回報,北境屯兵洛水,看起來就是北境的主力玄甲騎兵。百里鈞承認,拿下長安后他唯一的心腹大患就是百里靖了,聽到這個消息,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他還沒坐穩呢!
騎兵屯在洛水卻沒直接南下,他們在等大王,倒是給外面的上黨郡王嚇個夠嗆。
大王出征那必須拖家帶口,白澤要去,遮天要去,能扔家里的就是熊了。可這回還多了個犼,這玩意可是兇獸,大王不放心把它長時間扔幽州。
犼不能召回,萬一不親眼看著,它長歪了呢!大王愁了。
這些日子這貨老實的傻吃傻玩,大王已經把它從籠子里放出來了,本來那籠子也關不住它,何必多此一舉,大王打算友好相處,沒事就好好哄哄它套交情。
這出遠門怎么看都得帶上它,不然遮天大人不在,它在家鬧事連個能制裁它的都沒有。大王一想到這,果斷給它收拾了一些零嘴,又捏著鼻子囤了點飼獸丸。
這樣,等大王出發,那陣勢就相當拉風了,不知道的以為他是去玩耍打獵……
被梟騎擁簇中間的大王騎馬揚鷹,身后還跟倆走獸。
出城送別的群臣覺得氣氛不大對,但同樣出城送行的百姓見狀一個個與有榮焉,搞得謝淵想說說大王都憋了回去。他們哪知道要不是長安沒有海,幽州百姓都盼著把龍也帶去,大王排面要大大的!
那犼最近長大了一圈沒錯,但和戰馬一比那就是嬌小了。為此魏慎憂心忡忡,他看著跟在大王白龍后面蹦蹦跳跳的金毛……不知道什么玩意,“大王你就讓它在戰馬堆里亂跑?這么遠的路,要是誰一走神不小心把它踩死了可怎么辦?”
大王一聽:“還有那好事呢?!”
魏慎沒聽清,“你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