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現在六十年代的織布機主要使用的是腳踏式織布機。
這種織布機通常由人工一腳一腳地踩踏板,一梭一梭地進行織造,織布過程中,需要按照不同的顏色排列線滾,使用多個梭子來確保花色的正確排列。
還有一種就是踞織機,這是一種古老的織布方式,使用足踩織機經線木棍,右手拿打緯木刀在打緊緯線,左手作投緯引線的姿態。
其他織布包括了紡線車、纏線拐、經線輪。
總之織布技術相當落后,而現代化的全自動織布機,那相當于領先了一二十年。
沈斌第一時間將相關資料收好。
離開獨立空間,沈斌就前往了市政府。
“你確定紅薯能大面積種植,而且不受溫度和地理位置限制?”當魏建國聽了沈斌的講述,他都覺得不可思議。
“千真萬確!”
沈斌非常認真,還補充了一句:“事實上,不僅是紅薯,先前的雜交水稻一樣,我都可以擔保,出任何問題,我一力承擔!”
“小沈,有些事情并不是你能承擔的,這和你研究的其他東西不一樣,這需要實實在在種植出來,這樣吧,我單獨批兩塊田給你,你對外宣稱,那是你的試驗田,關于雜交水稻還有紅薯,都是經過了試驗田的驗證,這樣才能經得起查!”魏建國極為認真地說道。
通過沈斌做的事,魏建國知道,沈斌出發點都是好的,只不過,雜交水稻,紅薯簡直和憑空捏造一樣。
一旦有心人查起來,對沈斌極為不利。
例如當初沈斌研究出三代計算機一樣,沈斌還知道申請二代計算機。
在二代計算機的基礎上,研究出三代計算機,這樣一切順理成章,毫無問題。
事實上,沈斌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他也想弄一塊田,先種植水稻和紅薯,等到豐收的時候,用事實說話,這樣更加穩妥。
可是,現在國內災荒已經爆發了。
自己真要按部就班,先驗證雜交稻和紅薯,然后再推廣的話,浪費的這段時間,將會多死很多人。
所以沈斌寧可承擔風險,也要將這件事進行到底。
魏建國的做法,相當于彌補了沈斌漏洞,讓整件事變得更加合理一些。
魏建國和沈斌聊了很多,最終,魏建國再次撥打電話。
“老領導,沈斌同志有天賦,他以前研究出了哮喘,肺結核,寶塔糖等等特效藥,還研究出了發電機,發動機,拖拉機等等,那足以證明沈斌同志是天才。”
魏建國慷慨激昂,并且繼續說道:“前段時間,他特意向我申請了兩塊地,說要研究糧食方面,我就答應了,我也希望他能有突出表現,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魏建國將具體情況講述了出來。
“好,好,這才是好同志,這樣吧,你立刻打一份申請,然后我遞交給上面,爭取全國范圍內種植紅薯,讓老百姓渡過難關。”老郭也做出了決定。
“謝謝部長!”
魏建國懸掛的心徹底放了下來。
他詢問的是省農業部的部長——郭淮。
得到了郭淮肯定答復,魏建國稍稍松了一口氣。
能夠得到省里支持也不容易。
當然,省里方面也不是郭淮一個人做主的,郭淮也要遞交申請,同時關于雜交稻種子,紅薯也送一部分到了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