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救濟流民難民之由,傳播無生教義,得到眾多百姓擁躉,這讓當地衙門和鎮撫司頗為頭痛。
……
朝堂之上,傾城公主開臨朝聽政,并且積極建言獻策,展露鋒芒,當朝皇帝和在朝諸公多有贊許。
各路藩王因此動作頻繁,開始接觸各大江湖勢力,或明或暗,擴充勢力。
而北莽王廷一統草原諸部,軍備齊整,意欲趁大夏內亂之際,叩關南下。
風雨欲來。
而這一切風雨都止步在天心寺外。
仍舊是,與沈翊無關。
……
沈翊進了羅漢院。
到了羅漢院便能以佛意為根基,開始練武,自此佛武雙修,相得益彰,一路順進爾。
不過有兩點不好。
一是沈翊不用再去藏經閣和達摩院灑掃,這是雜役院要做的事情,沈翊又不能主動提出來堅持要做灑掃工作,這也太惹人懷疑了,于是沈翊痛失偷師的機會。
二是沈翊在羅漢院得授予天心寺入門的天心心法和羅漢拳,羅漢院練武修佛,至少要用三到五年夯實根基,得考校通過,方才能晉升達摩院,進修天心寺絕學。
三年時間,太久。
而且升入達摩院之后,又不知要多少歲月才能得授天心寺的核心絕學,易筋洗髓經。
他是誠心實意修佛。
但并非誠心實意的,當和尚。
所以得想其他方法。
基于他一朝頓悟,僅僅三月就領悟佛意的事情,讓他在天心寺又小小的出名了一把。
雖然不如天驕大師兄無心的輝煌。
但也算是僅次于無心的天才。
而沈翊經過這四個月的相處,以及親歷了天心寺的修行之道,他已經明白,這群和尚,尤其是住持長老這樣修為精深的高僧。
他們或許會理念不同,有意見爭執。
但從根本上來說,都是誠于佛道之人,也大概率不會是壞人。
因為心不誠的人。
佛法修不到那個境界。
也不可能成為天心寺的高僧。
當然,若是邪魔外道混在其中,以偽沖次,那就另說,但這種情況實在是小概率事件。
與這類人相處。
真誠,永遠是必殺技。
所以,沈翊向傳功長老坦誠他的經脈破損之癥,坦言他無法修行內功,除非……
他沒有明說除非,但除非什么,凡是天心寺的長老都知道。
沈翊只說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鉆研佛學,能夠允許他前往藏經閣抄錄經書。
沈翊的坦誠。
并沒有讓傳功長老驚訝。
甚至得到了他眼神的贊許。
畢竟天心寺里的老和尚,那都是經驗十足的江湖老手,會不會武,一眼就能看出來。
沈翊的坦白,反倒是走對了一步。
更進一步贏得了信任。
畢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猶在。
半路出家,成為有德高僧的,更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