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東升之時。
薄霧蒙蒙,有朝暉刺破霧靄,將島上的亭臺樓閣,玉宇瓊樓勾連清晰。
盡顯一股氣吞山河,氣象萬千的雄渾之意。
如今怒潮幫吞并巨鯨,統御長河江兩岸,乃是九州以南第一水澤大幫。
正是風頭無二,勢頭無雙。
故而,一個個怒潮子弟皆是意氣風發,雖然還不至于傲氣凌人,但那一骨子自信卻是遮掩不住。
而眾所周知。
怒潮幫一半的天下是紀叢云打下來的。
紀叢云在怒潮幫內的威望超群,甚至隱隱蓋過了三位幫主。
甚至有的幫眾呼吁。
希望給紀叢云一個幫主之位,成為怒潮幫的第四位幫主,共掌怒潮幫。
這呼吁一出,頓時引起許多人的響應。
從關系上來說,紀叢云是老幫主自小收養的孤兒,對怒潮幫忠心耿耿。
雖不是親生兒子,但也視如己出。
和親兒子沒什么差別。
紀叢云和三位幫主,平日更是以兄弟相稱論交,彼此知根知底,相互扶持。
從功績上來論,紀叢云對怒潮幫的貢獻之大,無人能出其右。
無論是前期的守御固土,穩固地盤。
亦或是后期率眾逆江而上,打得巨鯨幫節節敗退,直指統御長河江流域。
紀叢云皆是居功至偉。
故而,紀叢云從首座升任幫主,乃是眾望之所歸,至少,秦江河如是說。
不過,怒潮幫的三位幫主并未表態。
沈翊對此不置可否。
行船至攔江島,并沒有在正面的碼頭靠近上岸,而是繞到了西南面。
這里灘淺多礁,極容易擱淺。
島上也是多嶙峋山巖,高崖陡峭,幾乎沒有成建制的建筑,也沒有人跡。
除了灘涂向內延伸的斜坡上。
赫然有一座簡陋的木屋小院。
沈翊站在甲板上,原是詫異,待看到那座小院,便已是了然。
吱呀一聲。
木屋門開,一襲藍衫布衣的紀叢云帶著斗笠,扛著魚竿從屋子里走出來。
他心有所感。
抬眼望向遠處那艘小船。
撐船的艄公樂呵呵道:
“紀首座不在前山莊子里住,他就住在后灘,若是有朋友拜訪,也都直接來找他,省去了那文鄒鄒的繁瑣禮儀。”
“如此甚好。”
艄公雙手攏成喇叭狀:
“紀首座,沈翊公子和阿月姑娘來拜訪你。”
紀叢云朗聲大笑應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沈兄弟,阿月姑娘,快快請來。”
沈翊頓覺心情舒暢。
微微一笑,伸手拉住阿月的手腕。
身形一縱,宛若極影于橫空一掠,便倏然站在紀叢云身前。
烏云踏雪一聲啼鳴,亦是四蹄一揚,撲通跳下了船,它經沈翊的真氣日日溫養疏通經絡,亦是越發神異,四蹄在礁石淺水之上,蹄踏如飛,三兩下便躍上岸來。
而后猛地一抖身子,鬃毛簌簌作響,身上水珠皆抖落,旋即又緩步走遠,自顧自尋草去吃了。
而遠處的艄公亦是長聲一喝道別,
便又御船遠去,渺渺無蹤。
攔江島后山。
灘涂上架起一座延伸入水的小碼頭。
紀叢云和沈翊,一人一尾魚竿,一個小馬扎,就坐在碼頭上釣魚。
阿月坐在沈翊旁邊,手里捧著一袋子干果蜜餞,像只倉鼠一樣咀嚼。
兩條線條勻稱的長腿,就搭在水面上晃呀晃,這模樣可謂十分愜意。
沈翊和紀叢云隨意寒暄著。
簡單分享各自的經歷。
當沈翊說到去萬毒門解救阿月時候,紀叢云還頗有些埋怨沈翊未通知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