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老太太主動找到軍管會,將自己名下的這套三進四合院大部分房屋都捐獻了出來。為此軍管會不僅公開表彰了老太太的奉獻精神,還把她列為重點照顧對象,每月都會發放一定金額的補助。
整套四合院里,只有聾老太太居住的后院兩間廂房和中院紅星軋鋼廠食堂副主任何大清居住的兩間正屋屬于私房,有著房契和地契。其他的住戶都是單位或者街道辦事處分配的公房,住戶每月都要向街道辦事處繳納租金,只不過這種公租房的租金相當低廉,而且有工作單位的人還享受部分住房補貼。
易中海在鉗工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天賦,婁氏軋鋼廠公私合營時,他已經是中級鉗工了,今年初紅星軋鋼廠進行工級考核時,他順利通過了六級鉗工的考核。
這些年一直都是易中海兩口子在照顧聾老太太,為了感謝聾老太太當初的恩情,他主動提出給老太太養老送終。
易中海還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在九十五號四合院里大力宣傳尊老愛幼的精神,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在四合院里營造一個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圍,也算是為了他以后的養老計劃做準備。
其實易中海提出給聾老太太養老送終的真正目的,就連自己老婆也沒有告訴,他是盯上了聾老太太手里私藏的財寶。
易中海從聾老太太的言談舉止、衣著打扮等方面早就斷定對方的出身不簡單,而且還擁有這樣一座三進四合院,顯然聾老太太非富即貴。
經歷過從沈城到四九城的艱苦逃難之旅后,耳聞目染的許多悲慘場景令易中海的心境有了徹底的改變,雖然表面上他還是一副忠厚老實的模樣,可是他的內心對于財富和子嗣都有著極度的渴望。
一個偶然的機會,易中海親眼看到了聾老太太私藏的黃金。
有一天吃晚飯時,易中海聽老婆提到,今天聾老太太不太舒服,中午飯沒吃幾口,想給她找大夫看看,老太太卻給拒絕了。
吃過晚飯易中海打算過去看看老太太,畢竟已經是快七十歲的老人了,真有什么問題那得趕緊去醫院。
當易中海走到老太太居住的廂房門口,剛想伸手敲門時,忽然聽到屋里傳來陣陣模糊不清的呢喃自語聲,出于好奇易中海停下了手上的動作,湊上去從門縫向屋里看去,竟然是聾老太太獨自坐在八仙桌旁,一邊低聲自言自語,一邊用一塊白色的絲綢擦拭著手里的一根大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