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桌上竟赫然堆放著一大一小兩堆黃金,旁邊還有一個一尺多長、半尺多高裝飾精美的首飾箱。
正值壯年的易中海能夠成為六級鉗工,眼神當然沒有問題,他強忍著心頭涌起地強烈沖動,微瞇雙眼大體數了數八仙桌上的兩堆黃金,不由暗呼一聲好家伙,光是眼前看到的就有六十多根大黃魚。
易中海的腦子里飛快計算起來,按照現在政府的回收價格,每條大黃魚兩千多萬龍幣,光是這些黃金的價值就超過了十多億龍幣,更別說旁邊還有那個裝飾精美的首飾盒,里面的寶貝肯定也是價值不菲。
易中海此時腦海中有兩個小人正在激烈爭吵,一個說直接進去找機會悄悄弄死聾老太太,那樣所有的財寶就全部都姓易了;另一個則是大聲呵斥,現在去哪都需要開介紹信,否則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萬一被人查到聾老太太死亡的真相,等待自己的只有吃花生米了,還是從長計議,反正聾老太太快七十歲了,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她還能活幾年?只要自己手段高明,一定會有辦法得到聾老太太的財寶。
易中海咬了咬牙,還是理智戰勝了貪婪,他小心翼翼地離開了聾老太太的房子,悄悄溜回了自己家。
只不過易中海不知道的是,當他的身影消失在中院以后,原本正在擦拭黃金的聾老太太卻站起了身,輕輕放下手里的金條,伸手從剛才自己坐著的太師椅坐墊下摸出了一支小巧的勃朗寧手槍,無聲無息地走到門口,從門縫向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此時的后院各家住戶都已經睡覺,整個后院一片安靜。
聾老太太輕輕打開房門,然后回身從旁邊花架上拿過一個手電筒,打開后照向房門口,只見門口薄薄一層白色粉末上,清晰地留下了兩個男人的大腳印。
聾老太太掃視了一眼外面,把手槍插在腰里,抓起放在門旁的笤帚,輕輕幾下原本那薄薄的一層白色粉末就被清掃干凈,然后關上了房門。
從那以后易中海對聾老太太更加關心起來,除了隔三差五讓老婆給她做肉改善伙食,幾乎每天晚上都會過去陪著老太太噓寒問暖聊會天,四合院里的住戶私下都感嘆,就算是親生兒女也不一定能夠做到如此孝順。
易中海那天晚上幾乎一夜沒睡,他仔細考慮之后還是覺得采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只要自己兩口子盡興給聾老太太養老,就有很大可能順利得到那些財寶。畢竟聾老太太沒兒沒女、孤身一人,百年之后想要有人給她按時祭奠,就得靠自己兩口子了。
易中海最擔心的就是怕聾老太太把那些財寶全捐了,那他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于是他在征求過聾老太太的意見后,在一次召開全院大會時,在會上宣布為了響應上級尊老愛幼的號召,他們夫妻決定今后負責照顧聾老太太的生活起居,給老太太養老送終,并請全院住戶共同監督。
易中海這樣大張旗鼓地宣傳,真正目的有三個:一是有全四合院的住戶給自己做證明,以前自己兩口子照顧聾老太太可以說是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但是從今以后性質就不一樣了,自己兩口子是以養老人的身份負責聾老太太的生老病死,等老太太百年之后所留下的財產也就理所應當歸養老人所有;借機在四合院營造尊老敬老的氛圍;第三以此得到街道辦事處領導的認可,提高自己的聲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