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你的例子里,那個人選擇了吃面包,但塑造這個現實的,是‘沒吃燒餅’這件事。”
“但我不理解它和前一種理論有什么根本具體區別。
“或者說,這能進一步啟發些什么?”
博派領袖的思維很快。
他立即抓住了盲點——這種理論與傳統的‘選擇論’,在指導意義的層面并無優劣。
“區別非常大,”
陸明搖了搖頭:
“因為這個‘信息不完備假設’,關聯著基金會的另一個理論——
“‘讀者’理論。
“‘讀者’理論認為,我們的那個世界之所以多災多難,不僅僅源于至高神性們的蹂躪。
“還因為,萬界之上,所有維度之上,所有相鄰宇宙、平行現實(包括這個宇宙和我原本的宇宙)之上,有一群高踞于所有敘事層最頂端的觀察者。
“基金會稱之為——‘讀者’。
“而我們那個宇宙發生的一切,則是他們的一部共筆恐怖作品中的人物。”
陸明頓了頓,繼續說道:
“而你這個宇宙,也是。
“或許不是恐怖故事,但你們塞伯坦人的興衰起落,也是一部故事,一部‘讀者’們十分喜歡的故事。
“再往深處想想,星行者們,或者說曾經的車行樹們的故事,納威人的故事,脫水者的故事,瓦肯人的故事,工程師們的故事,甚至獸群的故事……
“或許,都只是那些‘讀者’們的娛樂。
“是一部部不同的作品。
“而這些作品交織在一起,又會衍生出更多作品,更多故事——更多宇宙。
“說回來,
“‘人擇信息不完備假設’與‘讀者理論’的交匯點便是:
“我們這些所有平行宇宙,都屬于某種‘下級宇宙’,‘下級現實’,
“這些宇宙的共同之處,就是全都‘不完備’,我們的宇宙中都有某種‘缺損’,某種‘未選擇’。”
擎天柱眨了眨眼,有些難以置信地說道:
“你的意思是,與之對應的,‘讀者’們的宇宙……”
陸明點了點頭:
“是的。
“基金會認為,我們這些宇宙之間的差異,在最上級宇宙,也就是‘讀者’們存在的宇宙,都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說,我們有的,他們都有。
“我們沒有的,他們也有!”
擎天柱停下腳步,有些難以置信地說:
“你的意思是……
“他們能做出所有選擇?!”
陸明微微點頭,又搖頭:
“我也不確定。
“當然這只是假設,或許這種理論也是錯的,但至少是一種方向。
“如果真有那些讀者,我不認為他們早上起床能同時吃面包和燒餅——除非他們有兩張嘴和兩個胃。
“或許,這種‘應有盡有’,只局限于文化作品范疇,
“亦即:下級宇宙中存在的作品,其質量與數量,必然少于上級宇宙——就像一本書的內容和意涵再豐富,也不可能比一整個圖書館豐富。
“但這種思路,這兩個理論合并在一起的思路,指向一個方向——
“只有那個最上級的宇宙,那個有“讀者”的宇宙,才掌握著全部信息,擁有著全部‘選擇’的選項。
“對于他們,我們統稱之為:‘上層敘事者’。
“甚至,基金會認為,所有下級現實中生靈的命運,全都只是他們可以隨意改寫的東西,是為了取悅他們的存在。不過,這不是現在我們探討的重點。
“重點是,基金會推測,我們這些下級宇宙中,其實也有那個至高宇宙中存在的一些‘作品’的影子,
“但大多是變體,或并不完整。
說回大劉。
“他就是這一理論的證據。
“在復活你之前,我曾和另一個‘我’有過簡短的交流。
“當時,我曾以為這個宇宙沒有大劉。
“那之后,我心血來潮,特意尋找了一下這個宇宙究竟有沒有‘大劉’,
“還真讓我找到了。
“你知道嗎,我那個宇宙的作家‘大劉’,與這個宇宙的,有著細微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