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當即把兩層接頭處慢慢分開出來,這兩層布顯然用膠水沾起來的,緊貼起來就像一層布一般,從外邊摸捏還真審不出來。
把兩層布輕輕撕開,只撕了三四分,中間忽然又現出一片黃色的布來,布兩邊的表面用超薄的薄膜覆蓋著,以免沾膠弄臟壞。
老吳一見到中間露出的黃布時,心里一緊,這黃布可就不是普通的黃布了,而是錦緞黃,這在古代可是禁物,只允許官家,也就是皇帝一家使用,尋常人或者富紳都是不敢用的,因為錦緞黃是皇帝一個人才能穿的,是為龍袍。
不過這布層里夾著的顯然不可能是龍袍,因為大小肯定是不合的,這一點容量是容不下一件龍袍的,但有另一樣東西卻是可以容得下。
那就是“圣旨”
圣旨是舊時期封建社會皇帝下的命令或者言論,是古代帝王權力異現的象征,下達詔書的對像,也就是官員的級別高低不同,圣旨的區別也不同,通常一品是用玉為軸,二品官員是用黑犀牛角為軸,三品是貼金軸,四品五品用黑牛角做軸,圣旨的布材料也是不同的,是用上好的蠶絲制成的綾錦織緞,圣旨上一般又繡有不同的圖案,多數為祥云瑞鶴,圣旨的顏色越豐富,那表明被封贈的官員級別也越高。
老吳一見到露出的一小段黃錦時,已經是吃了一驚
古代帝王的圣旨他自然是見過不少,不過大多是普通官員的封贈,超品大員的圣旨見得并不多,而這幅錦段上,從近乎透明的薄膜中可以看到隸書字體和錦緞上的濃郁花紋圖案,哪怕只見到這么一點角落,但老吳的手已經顫抖起來。
這花紋的豐富層度幾可以說明,這圣旨是對超一品大員的,雖然老吳還沒有驗證真假,但中間露出來的錦緞讓他顫抖,這錦緞絕沒有假,而且從這份隱藏的手法來說,這圣旨有九成九就是真的,否則哪會隱藏得這么深?
讓他這樣的老手都無法看得出,真不知道周宣是如何知道的?
老吳此時無瑕去細想周宣是如何發覺這個東西的問題,而是小心又謹慎的把黃布慢慢分開,直到把黃布全部分開后,中間的錦緞就完全的顯露出來,哪怕隔了一層薄膜,那燦爛的錦黃色也十分耀眼。
老吳再慢慢把薄膜剝下來,這個工夫花了近半小時,半小時后,一幅完整的隸書圣旨錦緞就躺在了桌子上。
周宣認得一大部份,字體全是工整的隸書形式,一部份是跟現在的簡體字一樣,一部份是繁體字,有一部份繁體字是認得的,又有一部份繁體字是不認得的,但最初的如:“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求治在親民之吏端重循良教……”等等是認得的,又如后面中間部位的“鰲拜”等字樣也是認得的。
但看到“鰲拜”兩個字時,周宣倒是詫異了起來,這個人是大大有名的,印像尤其深,那主要是得自于自己少年時代看過的金庸的《鹿鼎記》一書,這是康熙少年時期的一個權傾朝野的重臣,周宣對歷史并不熟,也了解得不多,對他的主要印像便是從這部中得知。
但這是,是虛構的,周宣卻也明白,比如說韋小寶其人,便是虛構的,其中的大部份關于歷史的情節,也是半真半假,周宣一開始探測時,已經得知是一幅圣旨,但卻沒有細探上面的字,確實也沒想到是康熙賜予鰲拜的圣旨。
“這是給鰲拜的圣旨嗎?”周宣詫異的說道,當時探測到是一幅圣旨時,周宣就想得到,無論如何,就是對四五品官員的圣旨,那也不止八萬的價值,這個價錢,又是那個“陳遠雷”自己開出來的,周宣要他自己出價就是那個意思,只要他有那個膽量,開出八百萬,自己也給他,可惜陳遠雷是沒有那個膽量的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