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博當上了一把手才知道,盡管上邊部門的會議內容都是說得雷動風響,其實下邊有下邊的具體情況,差不多都是當成耳旁風的。這也難怪,要是把縣里的每一個指示都當成一回事兒,忙死也干不出什么名堂。
自己只能按照自己的節拍辦事,對口的工作由副職們各行其是,整體工作他們當然還得圍繞萬書記這個軸心轉。
萬子昌對縣里的這個指示倒是很積極,縣里要搞“愛民富民工程”,他讓東嶺鄉搞“富鄉富民工程”。但真正做到富鄉富民,談何容易!財政早已切塊到鄉鎮,干部、教師的工資都是由鄉鎮自籌。
富民是個虛的,富鄉才是第一要務。說一千道一萬,一切都是為了錢,沒有錢,什么都是扯淡!所以,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當家后,才知道過日子說不得空話,唱不得高調。
夏文博和萬子昌把財政、國稅、地稅三個所的所長叫來,召集班子全體成員認真開了一次擴大黨委會,會上,認真聽取了鎮財政的大盤子匯報。國稅、地稅、財政三家匯報說今年的缺口近二百四十萬元。這缺口從何處彌補?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討論了一下午,也沒有出來一個統一的結果,萬子昌也在討論中逐漸的清醒了。
“文博,你怎么看?說說你的看法吧!”
夏文博想了想,說:“我的建議是,我們目前不要天天圍繞著愛民富民工程轉!開再多的會也換不來錢,我們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多到鄉村去幫著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我們鄉里的領導,可以做一個分片包干,這樣更有利于及時,準確的幫群眾解決問題。”
其他的干部都連連點頭,這些天的會議真讓他們開膩了。
萬子昌心里還是有些不大情愿,遲疑著。
張大川說話了:“我提一點看法,我覺得夏鄉長這個思維要不得,我們要從全縣的大盤子考慮,縣里各部門都在學習會議精神,都在圍繞這個精神在研究,我們也不能落后吧!”
“呵呵,張書記,我不是說我們不學習,也不是不研究,我覺得,我們要到實踐中去,到第一線去,才能更好的總結出這個精神的優點對不對,實踐出真知嗎!”
夏文博一句官話,封住了張大川的嘴。
萬子昌也只好表態:“行,那就按夏鄉長說的,我們鄉干部都分一下片,我們不是不學習縣委的指示,我們是通過行動,更好的落實這個精神!”
大家都不去理采張大川的想法,一起表態附和夏文博和萬子昌的提議,這讓張大川一個人的反對顯得有點無足輕重了。
張大川感到了深深的沮喪,現在他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無趣,東嶺鄉再也不是過去那個東嶺鄉,他差不多已經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往日的風光,往日的輝煌,離他漸行漸遠,這一切都是從夏文博來了之后才發生了改變。
頓時,張大川對夏文博的恨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