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大川的出事,到讓歐陽明感到了許多疑惑不解,從整個事情上來看,似乎和夏文博沒有一點的關系,但想到夏文博曾經點名要對付張大川,現在真的就實現了,這是不是有點過于湊巧?
難道這小子運氣就這么好?
歐陽明不是一個宿命者,他從來也都不相信什么運氣!
第二天上班之后,歐陽明還在想著這個問題,他想要在試探一下夏文博,畢竟,多了解一下這個年輕人,對自己來說多一份安定。
他拿起了電話:“文博,我歐陽明啊,嗯,要是不忙的話你過來一趟!”
電話里傳來了很大的雜音,夏文博像是聲音很大的說:“歐陽書記,我這會在小墓莊檢查這里的水利灌溉設施,回不去啊!”
“奧,呵呵,那你先忙,我也沒什么重要的事情,回頭再說吧!”
歐陽明掛斷了電話,小墓莊?那挺遠的,離城區好幾十公里呢!等有機會在說這事吧!
小墓莊的確很遠,夏文博一大早就和縣水利的正副兩個局長趕到了這里,到了這里,你才會真正理解“山”的含義。
山連著山,山疊著山,高低起伏,連綿不斷,莽莽蒼蒼。山上沒有多少植被,只有一簇一簇的狼牙草稀稀疏疏的散布著,像一群駱駝和綿羊擠在一起,黃褐色的背脊上嵌著一片一片的黑蒼耳。山峁上,有一塊一塊被開墾的農田,像光頭頂上的癩瘡疤。層巒疊嶂的北面,有幾股淡藍淡藍的炊煙在空中散亂的懶洋洋的扭動水蛇樣的腰肢向上,向上,越往上越淡直至與天一色,看不見了。
炊煙下端系著的是幾個散亂擺布的院落,有抱勢筑成的四和頭院子,有憑山圍成的“半明半暗”,最惹眼的是幾間白墻紅頂的瓦房和一幢白得耀眼的兩層洋樓。
夏文博身邊是水利局的兩個局長,還有小墓莊的鄉黨委書記和鄉長等人,他們正步行在山路上,一面走,夏文博一面聽著小墓鄉書記的介紹。
“夏縣長,你看那面的山頭了吧,那就是我們小墓莊名字的由來!”
夏文博走的有點累了,放慢了腳步:“嗯,我聽說過,那大概就是一座大墓吧!”
“可不是,那里面埋得可是清流縣歷史上最大的一個官,清朝的知府!”
“奧,他的后人還在清流縣嗎?有沒有考證一下。”
鄉書記搖搖頭:“考證過的,他祖籍在大墓莊,但后人一個都不在了。”
旁邊的水利局鄭局長哈哈一笑:“書記,我倒覺得你們這名字很不吉利,就因為有他這個大墓,就起個這名字,不好聽!”
這個鄭局長啊,五短身材,長得很結實,看著有點愚笨和憨厚,但實際上他卻圓滑老道,精通事故,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能從一個小小的水庫管理員混到局長的位置,的確也很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