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副縣長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結果,他被市里通報批評,并給予一個警告處分,他也在黨委生活會上做了一個深刻的檢討,這之后,塵埃落定,事情總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
處分,警告!這對蔣副縣長來說,根本都算不得什么懲罰,他還有點得意和沾沾自喜,因為通過這件事情,他已經成功的和呂秋山接上了關系,等改天再弄到什么好物件,自己獨自一人到呂秋山那里去,這樣來來去去的接觸之后,自己就能靠山呂秋山這棵大樹了。
他暗自僥幸著,逃過了一劫,不過他對夏文博的仇恨卻更為深刻,他開始對夏文博的一切都關注起來,他想方設法的要找到夏文博的漏洞,報上今天這一箭之仇。
只是眼前的形勢對他,對黃縣長都極為不利,這件事情雖然沒有讓蔣副縣長受到太大的懲罰,可是事件延續和發酵后的威力卻帶給了他們很大的危機,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情,都知道了蔣副縣長和夏文博這次短兵相接的較量,結果,大跌眼鏡的是,堂堂常務副縣長卻敗了。
夏文博不僅勝出了,還拉走了蔣副縣長手下的一個局長。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顯然,因為夏文博的身后有清流縣的一哥歐陽明,敏感的干部們對清流縣的權力格局有了新的認識,他們看到了夏文博的崛起,也看到了歐陽明的強盛,那些三心二意的干部,開始想歐陽明逐漸靠攏了。
而那些本來是黃縣長,蔣副縣長圈子的人,也下意思的和他們拉開了一點點距離。
這種微妙的變化常人是看不出來了,表面上什么都沒有變化,但細心的人,還有黃縣長,蔣副縣長,他們是能感受到這些變化的。
比如,過去在他們這個圈子的聚會中,大家都在競相嘲笑和譏諷著歐陽明,現在他們變得相對謹慎,說話都留著三分。
過去他們什么事情都會直接找到黃縣長和蔣副縣長,但現在他們還會偷著給歐陽明去匯報,請示一下。
過去他們以能夠陪著黃縣長出入大庭廣眾之下而感到驕傲和榮耀,現在他們總是刻意的回避這樣的殊榮。
過去很少能在縣委大院看到政府序列的干部,但現在那里每天川流不息的都是他們。
這點點滴滴的變化,讓黃縣長不得不擔心,鄭局長的叛離,夏文博的回擊,帶來了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照此形式發展下去,要不了多久,黃縣長所有的優勢都會煙消云散,到了那個時候,他也不得不對歐陽明俯首稱臣。
問題是,歐陽明會接受他這個臣子嗎?
毋庸置疑的說,不會!
歐陽明絕不是一個能摒棄前嫌,寬容大度的人,他一定會把自己踩在腳底。
在這樣的狀態下,黃縣長不得不采取防守的態勢,而且,他時常的叮囑著蔣副縣長,王副縣長等人,最近一個階段,千萬不要在弄出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