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安和秦老頭到了藏館,里面陳列了許多珍貴歷史遺物,有文武官員的官服,衣服上的補子很有特點,文官補子上繡的是飛禽圖案,武官的補子繡的走獸,繡工精美、技藝高超,還有形象各異的陶勇,各種精美首飾等等等等,簡直目不暇接,讓王自安體會到家鄉古代人的心靈手巧和智慧。
可是,他一眼就瞄上了那把青銅劍,據說這把劍始于商代,它的劍身較短,形狀就像柳樹的葉子,制作也比較粗糙,一把青銅劍主要由劍身和劍莖兩部分組成,所謂劍“莖”就是劍的把手。在劍莖和劍身之間還有一塊凸起來的隔板,叫做“格”,“格”的上面都有一些裝飾物,好像是玉質材料,王自安是看不太懂的。
秦老頭便給他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說青銅劍在技擊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殺敵人、穿透對方的鎧甲,劈砍、劃拉只是輔助功能而居于其次。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作為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最后巔峰,秦劍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
王自安聽得是連連點頭,細細的觀察,此劍很鋒利,毫無銹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他連說了好幾聲:“不錯,不錯!”
看到這把劍,王自安想到的絕不是華夏文化的悠久歷史,更不是幾千年的時代變遷,他想到的是,這把劍將帶領他走向清流縣政壇的一個新的高度。
常委,常務,這些讓他等待了多年的期盼,終于近在眼前,他克制住自己的激動和顫抖,捧起了這把青銅劍......。
夏文博整個一天的時間都陪著小魔女在郊外的河邊跑著,午飯他們也是湊合著在車上吃了一點面包,餅干,小魔女很不滿意,她說夏文博過去說過,來清流縣了好好的請她吃飯,這也太將就了一點。
夏文博卻說,有面包,有牛奶,有餅干,這生活的標準已經很高了。
兩人在車上唧唧歪歪的扯了好一會。
到夕陽西下的時候,他們返回了縣城的一座酒樓,夏文博很好爽的點下了好多個菜,說今天正式的兌現自己的承諾,在吃飯前,他們又討論起了今天看過的幾個點。
兩人,不是三人討論的結果,還是認為夏文博說的第一個點最合適,不僅河邊狹窄,而且公路對面的幾個山坳規模盛大,為下一步的水庫儲水形成了有利的保證。
“文博,那后面你就好好的研究一下怎么引水通過公路!”
“是啊,這里面的難題就是省公路局和軍隊兩個單位,不過我想,他們也能理解的!”
小魔女嘻嘻一笑:“光理解只怕不夠,而且,你還忘記了一個最大的問題,資金!”
“哎!”夏文博抱住了頭:“小姐,你能不能說點好聽的,咋非要在我的心頭插一刀呢!”
“咦,你會叫我的名字了?有進步!”這丫頭也不知道是什么做成的頭腦,她關注的不是談話主題,而是一些雞零狗碎的小問題。
夏文博一笑:“我叫的是小姐,不是小潔,你少自作多情!”
“你,夏文博,你,服務員,再點三支澳洲龍蝦!”
艸,真不是個好惹的女人,要點龍蝦,這不是要剜夏文博的心嗎?
還好,酒店沒有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