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看到泰山撇嘴也沒有搭理他,而是催促泰山“傻愣著干什么啊泰山,趕緊開車啊,咱們先溜達溜達轉轉古都西安,我都有點兒迫不及待了。”
泰山趕緊把吉普車打著火,掛上檔油門一踩兩人在西安市里逛了起來。
張國慶指揮著泰山先開到他們之前路過的西安古城墻那邊讓泰山停下車。
兩人下車以后從城外往里看,先看到了護城河,河上有吊橋,是以前進出西安的唯一通道,然后就是進入了西安的城門。
城門外閘樓,閘樓能控制吊橋的升降,上邊有一些小窗,可以當做監控室和放箭打槍的射擊點,算是城墻的一道保護。
然后就是進入城門進入一個月牙狀的空間,是以前的月城,是一個不太大的空間,這里也算是西安的保護圈之一,能夠把敵人放進來然后站在高處對月城里的敵人進行攻擊。
在往里走是箭樓,箭樓上密密麻麻的有很多射擊孔,猶如一個碉堡一樣,也是一道防線。
穿過箭樓進入的是甕城,當敵人經過外邊幾道防線,經過千辛萬苦終于進來以后,以為自己進城了,可以為所欲為的時候,他們才會發現甕城是一個巨大的陷阱,在這里他們會被關門打狗一舉消滅。
過了甕城才算是真正的來到西安的城門底下,這里有著厚重的城墻,高大的城門樓以及重兵保護,可以說是把西安城守護的固若金湯。
進了城門可以登上城墻,城墻上邊是一條寬闊筆直的磚鋪大道,古人可以再上邊架設各種防御武器,騎馬,張國慶目測了一下西安城墻上的寬度大概十米以上。
城墻上每隔一段還有一個突出的部分,叫做馬面,馬面的作用是利用突出的地方負責消滅攻城敵人的死角,兩個馬面之間能夠互相射擊,很好的把城墻底下的敵人消滅了。
這樣的話兩面的馬面加上城墻上的正面攻擊形成密集的火力網不管是用弓箭還是槍械,都能有利的抵御外敵。
城墻上還有一些敵樓,敵樓的作用是了望和屯兵,平時士兵們可以在這里休息和觀察城外的情況,可以有效的減少讓士兵從城墻下上來支援的時間。
城墻的內側還有一排長長的矮墻,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女兒墻,作用就是為了防止自己人從城墻上掉入城內,做的一個大型護欄,這也能體現出古人對別人兇狠對自己人溫柔的一面。
城墻上還有各種凹凸的垛墻,凹下去的部分叫垛口,是射擊口可以放箭打槍,可以有效的保護士兵擊殺敵人。
跺墻下邊還有懸眼,可以當做射擊口,或者作為排水口,作戰的時候可以通過懸眼把燒的滾燙的任由澆下去或者石頭木塊之類的也能從漩口扔下去。
看完以后張國慶不禁感嘆,這么厲害的防御體系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啊。
古人的智慧真的無窮無盡,看著城墻上遺留著的各種槍眼,彈孔,這都是之前戰爭中留下的,也從側面證明了這座城墻的防御力真的很厲害。
張國慶兩人從古城墻上下來以后又開著車去找到了鐘樓鼓樓,爬上去看了一下,鐘樓鼓樓在這個年代到是不算是稀奇的事情,畢竟哪座古城都有鐘樓鼓樓。
現在畢竟剛建國十年,國內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沒到文化革命的時期,這個時候國內的好多名勝古跡保存的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完整的。
當然他們所過之處,張國慶都拍照留念了,尤其是重要地方,張國慶都讓泰山幫自己拍照了。
現在還不像前世那樣為了經濟建設,很多地方干部腦袋一熱為了發展當地經濟建設,就把好多的名勝古跡都拆了,給后世子孫留下了說不完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