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國慶和泰山上車到現在也就過了十幾分鐘的時間,火車還沒發車呢,三人已經坐在那里稱兄道弟了。
隨著一陣的汽笛聲傳來,火車緩緩的開動起來,不過隨著火車汽笛聲的遠去,三人發現他們所在的臥鋪車廂紋絲不動。
張國慶對著車外露出疑問的神情,王大鵬小聲解釋道“別著急國慶,我聽這些年新入伍的老鄉說,咱們坐的火車要過長江,好像是要坐輪船過江。”
聽到王大鵬的話以后張國慶好奇心更盛了,前世張國慶也僅僅是聽說過火車坐輪渡的事情,張國慶還沒有親眼見過呢。
他端起茶缸跟王大鵬和泰山碰了杯喝了一口,好奇的問“大鵬哥,這個火車怎么上船的你知道嗎?”
王大鵬把手里的煙頭扔到地上踩滅了想了想說“我聽說好像是把火車拆分成好多節,拉到船上,等過了江在重新把火車連接上,具體怎么操作我就不知道了。”
聽完王大鵬的話,張國慶和泰山兩人面面相覷,畢竟王大鵬說的是實話,他也很好奇火車是怎么上輪渡的呢。
就這樣三人邊吃喝邊等待著火車上船,又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張國慶他們所在的車廂緩緩移動起來,三人把頭探出火車的車窗外,四處觀察著。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江邊,張國慶從背包里掏出三個望遠鏡,遞給泰山和王大鵬一人一個以后,自己拿了一個往前邊觀察起來,在望遠鏡和鷹視狼顧的雙重加持下張國慶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東西。
張國慶指著前邊的大船大聲跟泰山說“泰山快看,那么大的一艘船,這是輪船,咱們在京城可見不到這么大的輪船。”
泰山一邊點頭一邊認真的舉著望遠鏡看著,王大鵬也被那艘大船給吸引了,畢竟北方沒有什么大河也沒有海,大船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很罕見的。
在火車的盡頭有一輛牽引車牽引著他們所在的火車的季節車廂緩緩的上了一個棧橋,棧橋旁邊是一艘很大的輪船,等他們這幾節火車上到棧橋上以后,棧橋忽然往上升了一大截。
這種連人帶貨車一起升空的情況讓火車里的人都紛紛驚呼起來,張國慶也被棧橋的這個操作給驚呆了。
棧橋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張國慶的望遠鏡里邊已經能看到輪船上邊的情況了,輪船的甲板上邊也有鐵軌,鐵軌上邊已經停好十幾節火車了。
張國慶仔細看了一下,輪船的甲板上邊一共有三條鐵軌,兩條已經停上火車車廂的鐵軌上邊一邊停了五六節車廂,加上他們所在的這幾節車廂,構成了完整的火車。
輪船停在碼頭上邊隨著水流不斷地上下起伏著,棧橋的盡頭有一些工人正在人工矯正這棧橋和輪船上邊的鐵軌做對接,畢竟一會兒還需要牽引車還要拉著火車車廂上輪船呢。
經過十幾分鐘的對接固定,輪船上邊的鐵軌終于和棧橋上邊連接成功了,牽引車拉著張國慶他們的這幾節車廂晃晃悠悠的上了輪船。
等火車車廂上船以后,好多工人們又開始固定火車車廂,畢竟輪渡上的火車還是能移動的,被分成三段的火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固定,終于完成了準備工作。
張國慶三人把頭從車窗收回來,眼里都透露出興奮的神情,畢竟他們還是第一次經歷火車坐輪渡的事情呢。
泰山撇撇嘴嘀咕著說“早知道是這么上輪船,車站就應該讓自己上船等著他們把火車弄上船以后咱們再上車了,等下船的時候也是咱們自己下去那多好啊。”
王大鵬笑了笑端起茶缸跟泰山碰了一下,兩人喝了一口酒以后,悠悠的說“想什么呢?一列火車上邊有幾百上千人,咱們都站在輪渡的甲板上邊更危險,萬一掉下船了這個責任誰來負啊。”
張國慶沒搭理他們兩個人,從小餐桌上邊拿了一個華子,點著以后一會兒看著對面的車廂里的人們,一會兒看看長江的江景,忙的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