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慶輕笑著搖頭:“別鬧了媳婦,人家都說了兒大離爺,女大離娘,算盤他們都長大了,我這個當家長的管的太多了肯定會被埋怨的。”
“我呸你還真敢說,還兒大離爺,咱們家里除了江杰、邱雨、國華和曉虎比你小以外,哪個不比你大。”
劉玲玲說話的時候給了張國慶一個大大的白眼,當然她也知道算盤他們是不可能跑丟的,畢竟此行的目的地是火車站,大家只要在開車前上車就行了。
“哎是啊,一眨眼大家都長大了,尤其是大奎二奎明年就十八周歲了,他們也該選擇自己的人生了。”
張國慶說話的時候有些唏噓,這時間過的還真他娘的快,雖然前世跟他們在一起大半輩子,但是張國慶總感覺沒跟他們待夠。
“嗯爺爺奶奶在家里也說過了,等大家畢業以后就該工作了,不過我感覺要是大奎二奎再跟著你東跑西顛的肯定考不上大學。”
大奎二奎他們倆都比張國慶大三歲,現在是暑假期間,過完暑假張國慶和劉玲玲就要上初二了,大奎二奎哥倆則是上高二。
熟知歷史走向的張國慶深早就知道后年等到大奎二奎他們參加高考的時候,高考取消了。
至于那些之前考上的大學生在起風的時候也沒有恢復正常的課程學習,更談不上什么畢業了。
他們最終在68年被集體分配離校,學業中斷,沒有拿到正式畢業證書,后期只發一張結業證明或分配通知書。
這些大學生的命運就有些坎坷了,絕大多數人到部隊農場、國營農場或插隊當普通農民,還有一份人到礦山、林區、三線工廠當普通工人,只有極少數留城進廠或進科研、文教單位。
想到這里張國慶苦笑著搖搖頭,他們這批人短時間之內注定是跟大學沒什么緣分了,至于說77年恢復高考以后再參加高考,張國慶自己肯定是不樂意的。
“行了行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也沒人規定考大學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啊,等他們畢業了自己決定干什么,想當兵或者進工廠都行,哪怕是都不干跟著我我也能養他們一輩子。”
張國慶說這話還是很有底氣的,畢竟無論前世今生,張國慶從來都沒有為錢發過愁,這也算是他兩世為人唯一比較能拿得出手的東西了。
“嗯也對,只要大家在一起開心就行了,以你們的本事和資歷,只要當兵很快就會得到晉升的。”
劉玲玲說著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神色,這個年頭的人對當兵有著一種別樣的情愫,尤其是農村兵,他們服役五年轉業以后就有正式的編制,無論是進入各個單位和國營工廠都是鐵飯碗的正式員工。
“行了不說那些有的沒得了,我感覺師叔不會放他們離開的,最起碼師叔和干爹肯定不會讓他們去其他地方當兵的,至于當工人估計他們也夠嗆。”
聽到張國慶的話,劉玲玲想了想也附和的點點頭。
“嗯也是啊,你們在單位里這么多年了,除了上大學師叔不攔著,其他的估計想都不用想。”
說完劉玲玲又扭頭看了看身后的吳家兄弟,吳家兄弟們現在的編制在聚賢樓,他們都是聚賢樓的采購員。
說是采購員他們之前的工作也主要是進山打獵,現在張國慶自己在西山建造了養殖場,里邊豬、牛、羊、雞、鴨、鵝都有,他們的采購工作也就形同虛設了。
至于其他的糧食和蔬菜的采購任務,也都會被張國慶安排的明明白白,可以說吳家兄弟的工作也是很瀟灑的。
“媳婦,你看吳家哥哥干嘛,咋地你以后也想去聚賢樓當采購啊?”
張國慶本來以為劉玲玲會生氣,沒想到劉玲玲不僅不生氣還贊同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