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公關組的會議進行到第二周。
胡建明覺得昨天和鄭宇村聊得挺開心的。
于是今天進入會場時特意尋常鄭宇村,想跟他坐一起。
只是在人群中沒有找到他的身影。
鄭宇村沒有來,但參會的人員再一次增加了。
有兩個來自成飛的專家列席會議,全程不茍言笑,并不關心科研的困難,只想知道碳纖維工程化的具體時間表。
他們自始至終都沒有說自己從事的是什么項目。
但所有材料學專家都能猜出來,來自成飛,項目保密,還大量需要碳纖維……
具體是什么項目也無需多言了。
胡建明覺得這二位的加入,并不能給項目帶來具體的幫助,甚至還有些弊大于利的意思。
因為他們只能給大家帶來壓力,沒有其他助力。
可第二天。
胡建明就被打臉了。
會議上一位組長宣布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成立了兩個重點專項,全都是基礎材料學的研究。
和之前的吆喝不同。
這一次是有真金白銀的投入,而且看規模似乎有些不計成本的意思。
第二周的第四天。
碳纖維又被批準為國家重點項目,六部委聯合推進。
一周之內兩次巨變,胡建明不得不佩服這兩位來自成飛專家的分量。
但歸根結底。
胡建明還是覺得這一切是亡羊補牢。
重視是好事,重視的晚了,現階段也沒有現實的意義。
第五天。
胡建明依然沒有看到鄭宇村。
因此他心里有些犯嘀咕,找到了和鄭宇村同一單位的人打聽。
“你們研究院的小鄭幾天沒來了,生病了嗎?”
“請假去西京了。”
“啊?這么關鍵的會議請假。”
“我也不清楚啊,估計是有私事?”
模棱兩可的回答讓胡建明摸不到頭腦。
在這個節骨眼上請假,還是因為私事,只有可能是人生大事。
幾分鐘后。
會議開始。
胡建明拖著疲憊的身姿步入會場。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三個人快速的朝著梯形禮堂移動。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鄭宇村。
他風塵仆仆但滿面紅光,像是有什么喜事一樣。
沒等胡建明打招呼,鄭宇村率先揮手致意。
“胡主任你好!快入座吧!”
“怎么了這是?風風火火的。”
“您老一點都沒說錯。”開心的眼神在鄭宇村的臉上根本藏不住。
“什么?”
“顏如玉和黃金屋,誠不欺我,您先入座,容后再解釋。”
說完。
鄭宇村風風火火去了,只留下胡建明一頭霧水。
年輕人云山霧罩的。
胡建明回想著那天情形,好不容易才想起來這話的出處。
這話的性質其實是半開玩笑的。
看著這小子的樣子,好像很認真的樣子。
“我說那么多,敢情你就只記住一個顏如玉?”
“壞了!”
“不會真讓這小子找到顏如玉了吧?”
幾分鐘后。
梯形會議室里起滿坐滿。
前幾天一些請假回原單位的專家都再度返回。
而且現場還多出了幾個之前沒見過的面孔,和鄭宇村坐在一起。
這幾個人甚至都沒來得及自我介紹。
負責主持會議的組長和鄭宇村四目相對,相互點頭之后便急促開腔。
“諸位,今天會議的議題臨時更改一下。”
“眼下我手里有個報告,拷貝份已經都在大家的桌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