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忽改戰恐唄?”孫長興脫口而出。
雖然裝備口的人從沒見過類似的文件。
但這種風向的轉變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得到。
于無聲處聽驚雷。
“呃……”
謝東奎考慮少許。
他覺得這個描述不是那么的規范,但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代替。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我現在考慮的是怎樣安排,才能體現所謂戰恐的效果。”
“你們知道的,這里頭有個度的問題。”
“不能露的太過分,但又不能不露。”
韓志鵬目光閃躲。
這種問題說小了是細節執行,說大了是哲學問題。
既要……又要……
搞不好是給自己挖個坑。
但孫長興就不一樣了,他夾著煙,目光空洞,顯然是在打算盤。
“長興,我看你有話說。”
“我倒是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吧,這次談話算是我們聊天,沒有記錄,也沒有鍋。”
孫長興點點頭,把煙杵滅:“讓晨盾去唄。”
“嗯?”
另外倆人都愣住了。
尤其是韓志鵬,他沒有跟上孫長興的腦回路:“雙尾蝎的晨盾?”
“對啊。”
“他們能行嗎?”韓志鵬的第一反應是懷疑。
歷屆的參展廠商全都是航空工業復合體。
無論是國內國外,都是巨無霸龍頭的體量。
民營企業有過一點,但大多都存在于民航板塊。
“你說他們有東西吧,他們確實有,但是有的不多,難道要把他們壓箱底的裝備全拿出來?”
“畢竟是航展,而且要起到恐的作用。”
“作為參展企業,你不得各個維度都有展示?”
“什么中近遠,什么攻擊保障運輸,什么科技規模創新,不得都有?”
韓志鵬不是覺得晨盾不好。
他只是覺得晨盾作為一家民營企業,承擔這個任務過于重了。
一言至此。
謝東奎的目光凝重了一些。
他一直沒有發表意見,是因為他在思考。
他并沒順著韓志鵬的思路去看待問題,而是另辟蹊徑。
“韓總考慮問題太實際了。”
韓志鵬不解:“主任請賜教。”
“咱們說的是‘恐’這件事,真的能恐嚇,假的就不能恐嚇嗎?”
“嘶……主任的意思是?”
謝東奎越想越明白:“就讓晨盾去。”
“不一定要掏出他們的量產機。”
“只讓他們把最先進的概念拿出來,模型機也行。”
“他不就恐了嗎?”
一言至此。
韓志鵬的思路徹底打開。
“對吼!”
“而且晨盾本身作為民營企業,出現在展會上,就是‘恐’這個字的表現。”
“能強有力的宣告國防工業的整體進步。”
三人的徹底處于同一個頻道上。
越是往下研究,越是覺得這個方法靠譜。
讓晨盾使出渾身解數,除了手里的核心技術之外,其他所有最先進的想法都拿到展會上去。
不管是模型機,還是技術構想。
越夸張,越跳躍,就越要拿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