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出了首長的話頭,倆人算是放心了一些。
孫長興也敢大膽的試探了:“老總叫我們來,是為了雙尾蝎?”
“對,這項目不是你們在跟的嗎?”
“是的,從論證到裝備,都是三處在跟進。”
“嗯,這個項目好啊,你們在口子里工作,肯定能感受到工作風向的轉變吧?”
領導就是領導。
三兩句話,就掌握了話語的主動權,目光灼灼的看著孫長興。
孫長興也不是吃干飯的,立刻解開了領導的謎語。
“能!科工委的謝副主任有提過,由內向轉為外向。”
尚武點點頭。
戰略上的轉變已經在高層會議上無數次的提起。
并且一些部門已經開始了實施。
用孫長興自己的話說,就是戰忽轉戰恐。
尚武解釋道:“國際局勢變化,我們的情況也在變化。”
“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倒是想韜晦下去。”
“但世界范圍內,好幾個戰場同時開打,情況不容樂觀。”
“所以戰略上的轉向,勢在必行。”
“具體到你們的工作上,這次外貿就是很好的例子。”
孫長興猜到了一些大概,但還是藏拙道:“您的意思是?”
“攤薄國防工業的成本,勢在必行。”
尚武言簡意賅。
這第一點早就在口子里有共識,只是沒有公開提出來。
因為大船掉頭難,只能一步步的推進。
無論是航展的轉變,還是這次外貿,都是攤薄成本的試驗。
“以前我們盡搞軍轉民了,反哺一二十年過去,民用科技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之前科工委提過一嘴,說要試點民轉軍。”
“你們幾次和晨盾順風的合作,有點這個意思在里頭。”
“成果很好,所以我叫你們來,就是討論一下深化這種合作。”
攤薄成本。
要么是開源,要么是節流。
從晨盾這個特例來看,他們既做到了開源又做到了節流。
“你們也清楚,原來我們上大項目的研發成本,都是統籌規劃,用通俗的語言說,是煙民掏錢。”
“但晨盾這一次,用市場行為負擔了成本。”
“我們只需要掏成品裝備的錢。”
“完后晨盾又能拿產品出去外貿,繼續用市場行為調節。”
“晨盾賺錢,我們拿東西,雙贏。”
一言至此。
孫長興有些驕傲。
神態也放松了一些。
不過言語上還是很謹慎:“還是仰賴于科技的進步,工業體系的完善。”
尚武低眉:“人晨盾的努力你不提一下嗎?”
“當然,晨盾的努力是大頭。”
“所以,你們對接下來的方向,有沒有什么想法,我的意思是深化合作反面。”
張明瑞聽到這兒,心里有點念頭。
過去這些日子,他盡跟著晨盾玩了,是體會最深的一個。
晨盾現在的位置很尷尬,說人家在國防體系里,人家好像又不在,偏市場一些。
你說人家不在吧,陳晨這貨吐一口痰都是能軍用的。
這種飄忽的定位本身就有些不方便。
拿最現實的來說,每次張明瑞去晨盾,他都不好意思,不知道以何種身份面對陳晨。
尚武看到了張明瑞出神,便出言替他卸包袱:“今天算是討論,有什么話就直說,不要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