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職業發展方面。
張明瑞年輕,擺在他面前的前途是很開闊的。
照他目前的路子走下去。
一路從論證處上爬,后續就算無功,保底也能混個將軍。
之前張明瑞也是這么打算的,但遇到陳晨之后,他有些猶豫了。
直至今日。
他覺得一直在指導性部門搞理論,似乎不是他想要的。
“孫主任,我想去一線。”
話題轉的太快,孫長興有些反應不過來,發愣道:“一線?”
“嗯啊,裝備一線,我想接觸一些更具體的工作。”
“搞飛機啊?”
“對的,紙上得來終覺淺。”
“你搞這些四六八句是要考研?”
孫長興掐滅了煙,目光認真了一些。
看張明瑞的樣子,他好像是下了決心了。
如張明瑞所說。
他是工程師出身,專業能力夠。
又在論證處搞指導工作很久,理論知識和戰略眼光絕對夠。
但因為論證處主抓指導工作,活兒要比一線的科研所好干一些,所以一般人到了這兒就不想往下走,都躺平了。
孫長興想不通:“為啥呢?干的不是好好的嗎?”
“我想從事一些具體的工作,科研也好,一線部隊也好,我想要實踐。”
“是因為陳晨吧?”
“有點原因吧,陳總有句話說的很好,‘裝備在這玩意兒只有打在敵人身上才叫裝備’,我想去打敵人。”
孫長興眉毛一立:“你知道,你要是不走,我退休的話,你必接我的位置。”
“那你什么時候退休,明天退的話我可以考慮不走。”
“好小子,你干脆給我勒死得了。”
“嘿嘿,我開個玩笑,關于調動,我是認真的,請主任幫幫忙。”
孫長興看了看桌子上拆開了的中華,心說現在下賊船也晚了。
不過從內心深處講。
張明瑞的想法是有點東西的。
論證處純理論指導,更像是個玩嘴的部門。
最大的工作內容就是開會,論證這個,研究那個。
說沒有用吧,有一點。
說有用吧,很有限。
這里適合五十歲往上的老頭待著。
想到這兒,孫長興收起了香煙:“我試試,你有什么理想的去處嗎?”
“西飛、北飛蓉飛都行,只要是一線搞飛機的地方,我都能去,哪怕當個基層研究員呢。”
“呵,你看看你的肩章,再看看你履歷上的立功次數,怎么可能讓你當個研究員?我中華都收了,總得給你辦點事兒吧?”
聽到這話,張明瑞肅立敬禮:“謝謝主任。”
“別謝了,你過來幫我參考一下。”
孫長興從家桌子上拿起自己正在研究的那份會議紀要。
“昨天剛從空軍參謀部那邊回來。”
張明瑞一邊低頭看,一邊問道:“又有新項目了?”
“不算項目,戰法上的論證。”
會議紀要的標題很清楚。
【無人裝備在實戰中的應用】
類似的提法在最近兩年很常見,空軍有一半時間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尤其是孫長興和張明瑞這些行內人,更是耳熟能詳。
空軍的戰術革新在裝備,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但許多年前,大多人都認為這種革新是隨著助理殲擊機和轟炸機的更新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