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
“具體有多高?”
隨著國內材料學的進步,尤其是齊魯的復合材料產業基地建立。
全國范圍內的碳纖維飛機如雨后春筍一般。
各家研究所都在爭先恐后的提高自己方案的復合材料用料。
可從晨盾的這枚導彈飛機來看,一般的百分之二三十的碳纖纖維含量,恐怕都不足以支撐。
所以梁翰有些不可思議的刨根問底。
“機翼85%,機身65%,其他地方都挺高的,整體下來過半了吧。”
“那你這不能叫高碳,你這快是全碳了。”
“那不能,全碳快百分百了。”
陳晨擺擺手否認。
可話雖然這么說,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過半的碳纖維用量,已經很炸裂的。
因為飛機有些部件一定是要用金屬的。
也就是說。
晨盾把這架飛機能用碳纖的地方全都用上了。
這不是全碳是什么?
欒文遠有些懷疑人生:“為什么?為什么你們能做到這個水平?”
陳晨只從字面意思回答了他的問題:“因為我們自己有材料學產業鏈,自產自銷啊,很便宜。”
林梟看著他風輕云淡的表情,心說味道出來了。
別人還在能增加百分之一碳纖用量想破頭的時候。
你來一句因為便宜,所以全用上了。
這味道太正了。
片刻的思索之后,林梟想起了昨天陳晨說過的話,突然那靈光一閃。
“這就是你說的,適合無人機上艦的方案?”
“你雖然今天用車拉,但這個發射裝置看著足夠簡單,同樣也能上艦啊!”
“是不是這個道理?”
!!!
所有人恍然大悟。
不得不說,林梟軍銜高是有理由的。
人家會舉一反三。
這架飛機能夠三聯發射,是因為人家長得像導彈。
發射器并沒有什么難的,看起來就像是常規的火箭發射架一樣。
火箭炮能車載,也就能上艦。
甚至會更簡單!
直接把艦船上的武器換成無人機不就行了?
陳晨點頭:“理論上是這樣,這枚……這架!”
“這架飛機我們的設計初衷就是多基發射。”
“同時配套有艦船版本,順風那邊有幾艘老海運貨船,正在改。”
“改造完成后,船在一次性可發射40架蒼龍。”
聽到這話。
所有人感覺到一陣窒息。
乖!
乖!
四十架,一次性!
這是什么虎狼之詞!?
梁翰當時就暈了,這不就是艦載機的最終形態嗎?
什么鬼啊!
敢情昨天陳晨關于艦載機模式的討論,不是設想,而是真相!
誰管管啊?
裁判親自下場了。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