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這個概念自從近些年誕生。
都快被人玩爛了。
但凡有個三兩架無人機,是個人都敢說自己有蜂群。
可晨盾這套東西不一樣啊。
人家是真蜂群!
群的太具體!
太形象!
“我說撲天雕造價高,蜂群不了,但我沒說這那玩意兒蜂群不了啊,這一套固件也就幾百元。”
林梟還舉著手中的望遠鏡流連忘返。
此時400架無人機已經完成了組網,從一開始的密密麻麻變得稀稀疏疏。
飛行明顯是有邏輯的,400架的目的地都不是同一方向。
可他放下望遠鏡,卻發現晨劍科技的人除了王小帥手拿一塊平板之外,沒有人有任何操作的跡象。
“莫非……你這個東西是一體化操作?”
陳晨擺擺手:“不是一體化,而是沒有操作。蜂巢自帶算法,每一臺無人機都可以做到自主尋找目標。”
“王小帥現在就是快遞員的角色。”
“只要按下發射,剩下的都不用管了。”
“無人機會自動到達預定位置,而且他會根據地面的情況不同,選擇投放方式。”
陳晨說完四百架無人機朝著機場的領頭飛去,準去無誤的懸停在標點上方,誤差目測超不過十厘米。
此時穿軍裝的人已經無法淡定了。
蜂群他們見得多了。
但如此壯觀的蜂群他們還是第一回見。
林梟第一念頭也是代入到軍用的渠道當中。
有了這玩意兒,城市作戰得有多便利啊!
在自家的基地裝填好,控制撲天雕飛抵射程極限,然后撲天雕釋放蜂群。
400架無人機,呼啦超朝著敵人陣地飛去,而且還能進行自主索敵和投放。
最要命的是。
這只是一架撲天雕的效果。
就憑它七十萬的造價,誰說不能集群的?
一次來上十架八架的,漫天無人機飛舞。
隔壁虎狼不得饞哭了啊?
同時,欒文遠梁翰這些人心中又是另一番想法。
他們切入的角度更深一些。
從這一套系統他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晨盾的智能飛控已經做到了極致。
僅憑一個蜂巢,就能搞定400架無人機的算法。
這家公司高深莫測!
想到這兒,欒文遠不禁發問:“所以你們這套蜂巢,每一次載入快遞都需要調教嗎?”
“不會,蜂巢有自我學習系統,送的越多,總結經驗越多,喂數據嘛。新飛機只要塞進蜂巢里,能夠集成其他飛機的所有數據。”
林梟還在拿著望遠鏡觀察:“數據什么的先不提,你這飛機怎么還有隊形?三三制?”
眾人經過提醒,立刻紛紛拿起望遠鏡望向天空。
每一個無人機似乎都有隊形。
一架飛機在前,另外兩架尾隨。
每一架飛機間隔三四十米的距離。
確實像極了三三制。
“無人機之間會分享視野,結成編隊飛行有利于中繼信號,這是主要目的。”
“那次要目的呢?”
“這樣飛帥一點。”
乍聽之下,帥一點的理由很離譜。
但沒有提出質疑。
因為此時此刻,無數個三三制的編隊在天空飛行,會給人一種天然的壓迫感。
比起雜亂無章的編隊,有序的編隊會透露給地面的人一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