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了。
外骨骼這些年不能說不多。
只能說下餃子。
概念和樣機滿天飛。
但真正能用和好用的是鳳毛菱角。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外骨骼需要動力源。
要么氣動要么電動。
總得背負一個巨大的能源模塊,損耗的能量可能比提供的能量更大。
但機械結構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玩意就像是凳子一樣,通過機械固定結構,將力分流至合金支撐條上。
不是單純的用力,而是巋然不動。
顯然這個概念就已經領先了。
“這套系統的上肢是可以延伸的,最大臂展能伸長到3米。”
“下肢有輔助跑跳功能。”
“具體增益程度因人而異,以李東平的身體素質為標準,跳個兩米輕輕松松。”
蹲在地上研究李東平的林梟突然抬起頭:“延伸我能理解,跳兩米什么鬼?”
“你保不齊有的老小區沒電梯啊。”
“不就是哥們兒,沒電梯你走樓梯啊,你是準備跳樓梯嗎?”
陳晨沒有理會林梟的質疑,繼續介紹道:“他的手臂各有兩個操作終端,左臂控制助力系統本身。”
“可以做到能量調節、模式選擇這些基礎功能。”
“右臂是無人機操作終端,每一套大件輔助系統都可以和蜂巢聯網。”
“頭盔上配有ar系統,可以通過眼神交互,實時查看派件位置和即時通訊。”
林梟立刻站了起來,和李東平臉貼臉觀察:“戰術頭盔?”
“不是,最主要還是尊重國內法律法規,騎電動車要帶頭盔。”
“……”
國內法規你是尊重了。
國際法你管過一點嗎?
往鷹醬頭上扔炸彈的時候沒見你這么溫良恭儉讓啊?
“你騎電動車,戴個三五十塊的安全帽得了,你整這么帥要干嘛?”
林梟算的不行不行的。
戰術頭盔陸軍早就用了。
除了防彈之外,功能集中在實時通訊和戰場錄像上。
說實話,聊勝于如。
可陳晨這個電動車頭盔已經能用眼神交互了。
就這一點,陸軍手里的多功能戰術頭盔就已經不香了。
“這套大件貨物輔助系統……”
林梟突然打斷道:“你可別提什么輔助了,你這純純是快遞俠。”
“這么叫也行,這個快遞俠系統目前最大設計重量是250多公斤。”
“奪少!?”
“二百五啊!”
林梟在心里快速撥打小算盤。
拿最常見的155榴彈炮來說,一枚炮彈45公斤。
有這玩意,一次性能搬5枚!
好家伙。
一個班的活兒,一個人一次就干完了。
“現場聯勤保障的人有嗎?”
林梟一聲發問。
人群最后方走出來一位校官。
“報告首長,我是!”
“我問你個問題,目前我們列裝的外骨骼最大搬運重量是?”
“報告首長,我戰區目前少量裝備被動式外骨骼,用于聯勤保障部隊的貨物搬運,最大重量是40公斤。”
三言兩語間。
晨盾這款外骨骼的水平已經形象的展示在大家面前了。
別的啥也不說。
就二百五這個數兒已經很香了。
他再次轉頭看向李東平:“小伙兒,你走兩步我看看。”
李東平立刻肅立敬禮:“是!”
“怎么著?你也是老兵?”
“報告首長,原82集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