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老鄉們那邊需求大,能全部消化。”
“順帶還把煤化工廠的一些老庫存拉出去了。”
“最重要的是搭上了華農這條線,背后還有順風的廉價海運支撐,成本拉到最低了。”
陳晨一邊看一邊點頭。
一期出口主要是一些半成品鋼管和加壓鋼瓶。
“有風險嗎?”
魏修擺擺手:“沒有,按照灌溉水管的名義出去的,穩得一批。”
“這么多艘船的灌溉水管,連起來能給地球造個自來水系統了。”
魏修心照不宣的攤攤手:“咱能怎么辦呢?只能怪中東地區天氣干旱咯。”
“行,把這些低級工業產品變廢為寶也是好事,先給當地一個交代。但真正賺錢,還是得靠附加值高的東西。”
聽到這話。
魏修從文件堆里抽出一份,單獨展示。
“農機已經弄的差不多了。”
“本來巨峰廠就有類似產品的技術儲備。”
“我按照你給的圖紙讓他們改了一下,出口版的全地形車基本上已經能落地了。”
“自重1.6噸,載重500來公斤,基本素質夠用了。”
“我們準備定價5萬塊。”
陳晨看了看產品的設計圖紙和路測的照片,心里還算滿意。
這種產品在國內沒的打。
因為國內市場已經被電動車企業卷成煉獄了。
這個價格完全能買到可以上牌行駛的五菱。
皮實耐用這個最大的優勢也不是國內用戶的痛點。
他們更喜歡蠢萌的造型和花里胡哨的內飾。
這也就是巨峰廠沒落的原因。
但如果換個市場,這款產品還是有潛力的。
不過陳晨沒有盲目的自信,抬頭問道:“銷售渠道呢?有眉目嗎?”
“我跟幾個老鄉客戶大致聊了一下,他們興趣不高,老鄉們還是喜歡能爆炸的東西,但東邊不亮西邊亮。”
“怎么說?”
魏修有些賣關子:“我早年沉淀了點大毛的渠道,他們就缺這種小巧的機動穿插設備,我已經給他們弄了二十臺樣品過去,在測試了。”
陳晨抬頭想了想。
合理。
巨峰廠的產品本來就是針對廣袤的華北平原設計的。
大毛那邊的地形差不多,也是廣袤的平原。
用這玩意兒搞縱深穿插再合適不過了。
大毛沒有絲毫抵抗力。
最關鍵的是。
魏修風輕云淡的說自己有大毛的渠道,而且說測試產品都送過去了。
鬼知道這小子通訊錄里藏著多少驚喜?
“那上次給你的火箭炮的圖紙呢?生產出來了嗎?”
“生產了,零部件還從臨陽弄,然后出口到當地進行加工,唯一的問題是那邊效率比較低,目前產量提不上來。”
“這就是我說的高附加值的產品,老鄉們搞農業,也不能光依靠地獄土炮,精度還是要上去的。”
“現在要命就在這個精度上,提不上去。”魏修有些為難。
“不行,必須搞上去。”
陳晨的態度很堅決。
來飛牛就是為了這個事兒。
老鄉的精度提不上去,ard的無人機還怎么賣?
ard無人機賣不出去,如來神掌誰來買單?
這都是環環相扣的因果報應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