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空軍方面的專家,您是怎么理解這個動作的呢?”
鄭宇村長舒一口氣,心說節目組還是有武德的。
一開始拋過來的問題是國外的。
作為一個新人,上手國外問題的難度要比國內問題簡單多了。
他基本上可以照著事實回答。
而且鄭宇村的研究領域有一部分和深空無人機重疊,可說的東西也有很多。
“白頭鷹在深空航天器方面的發展還是不錯的。”
“他們有幾家空間高空間飛行器的公司在這方面有技術儲備。”
“我覺得這次啟動這個計劃,也是順理成章的。”
主持人緊追不舍:“那您覺得這次他們會走什么樣的路線?”
“其實很早以前,他們就搞過一個37號項目。”
“這個項目當時號稱要制造軌道轟炸機,用來防御洲際導彈和反衛星。”
“而且我了解,37號項目早在當初就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只不過后來因為經費和預算的關系,被擱置了。”
“我推斷這個項目的論證還是沒有中斷過。”
“重返星際這個事兒重新提起來,還推進的這么快,一定是有37號項目的影子。”
“因此我覺得他們很有可能是在37號項目做技術儲備的前提下,結合當下無人化技術的發展,布局深空無人飛行器。”
鄭宇村漸入佳境。
他表達的內容比較客觀,基本上都立足于自己的工作成果。
按照之前系統內的預計。
重返星際項目是有一定的技術基礎的,因此具有一定現實上的意義。
主持人也聽得出來,鄭宇村對這個項目持比較肯定的意見。
這就與觀眾的期待發生了一定的偏離。
于是他開始引導鄭宇村,說一些觀眾想聽的話。
“那在這個技術領域,您覺得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在哪里?是不是有一定的能力應對他們發展空間技術帶來的挑戰?”
聽到提問,鄭宇村眼神向左下方瞟。
裝作是要看稿的樣子,回避了主持人的目光。
“在這個方面,我們還是和白頭鷹有一定差距的。”
“因為人家布局空天飛行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而是幾十年。”
“雖然我們近些年有一定的技術進步,但是作為從業者,我只能說不能過于盲目。”
“在航空工業上還是要正視差距。”
“國內現在的無人機市場看似很火熱,技術迭代層出不窮。”
“但不要忘了,我們生產的無人機,大部分是小型的民用無人機和農用無人機。”
“都是用來拍照,要么是撒農藥的。”
“而這個重返星際計劃,是正經八百的技術密集型領域,不是能輕言對標的話題。”
與此同時。
彈幕上屏蔽符號開始多了起來。
網友們心情有些激動,發言比較激進。
鄭宇村本人包括他的家人都接到了一些問候。
【對味兒,差距黨來了】
【這逼膝蓋可能不好,上個節目咋還跪著來的?】
【理中客,差距肯定是有的,但有他說的那么夸張嗎?】
【這貨還是穿軍裝的,建議嚴查。】
主持人也沒想到鄭宇村的發言會引起網友的反感,心說鄭教授還是年輕了。
現在的互聯網還是要說一些觀眾愛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