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想讓晨風填補這個空白。
很顯然。
人家做的很出色。
單從射程和射速兩個角度分析,如來神掌項目已經合格了。
兩千公里的射程,7馬赫的速度。
從發射到擊中,不過也就是十來分鐘。
就這種數據,還防什么空?
直接當高超音速導彈用多好啊?
腦筋比較直的肖豹就有這樣的感覺,大膽開麥道:“陳總,數據確實很優秀,但是用這種武器反制無人機,效果怎么樣,我倒不如覺得直接定位成導彈使用。”
沒等陳晨回答,林梟回過頭給肖豹一個眼神,里頭基本上都是臟話。
自從林梟聽到兩千公里和超高音速之后就走不動道了。
現在一定要捧著陳晨來。
提前打好關系,以后列裝的時候自己才有優勢。
哪怕這玩意兒明天炸了,也得說好話。
可肖豹不解風情,直接質疑陳晨。
還得了?
于是林梟替他找補:“小陳,肖旅長不懂技術,又是一線出身,說話比較直不中聽。”
“唔。”陳晨搖頭。“再不中聽還有你老人家的難聽?”
“你這……偏見,誤會,我絕對沒有。”
“另外,我覺得肖旅長的說法有一定道理。”
陳晨并沒有因為肖豹的質疑而對他有看法。
相反。
他收起了和林梟聊天時的不著調,認真了一些。
“打擊高速大型無人機,難度很高。”
“就拿最普遍的雙尾蝎來說。”
“這種飛機無論是作為偵查型號還是攻擊型號,由于廉價的特點,一出動就是多架次。”
“甚至我們國內能做到蜂群雙尾蝎戰術。”
“量一大,再好的防空系統也承受不了。”
聽到這話的眾人心中有共鳴。
最近這段時間,國外的局勢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無人機戰術的重點不在于精度和速度。
而在于量。
每一個成功的實戰案例,背后的邏輯都是一模一樣的。
面對高級別的防空系統,用超越防空系統載荷的無人機數量去攻擊,消耗所有彈頭。
幾波佯攻之后,最后的打擊才能奏效。
反正無人機便宜,也沒有飛行員,打完也不心疼。
“老實說,面對這種戰術,防空的性能完全取決于生產能力和產品的性價比。”
“只要防空彈頭產能大于對方無人機的產能,一定能防御。”
“但性價比就很低了。”
“因為防空武器的成本一定是高于無人機的。”
“所以,我們一直在想,怎樣克服這個問題。”
林梟捧哏道:“所以就出現了如來神掌?”
“對。打無人機耗時費力,那我們就不打。”
“如來神掌針對的是無人機后面的預警機。”
“無人機總得靠數據鏈吧?”
“還是拿雙尾蝎舉例,現在最新改款已經能做到低可偵測性,一般的雷達看不到。”
“但雙尾蝎執行任務完全要依靠身后的預警機提供數據鏈保障。”
“沒了預警機,它啥也不是。”
“那么如來神掌就干預警機。”
“預警機速度慢,體型大,幾乎沒有抵抗從上至下打擊的能力。”
“一抓一個準。”
【嘶……】
眾人順著陳晨的思路往下捋,沒有發現任何漏洞,齊刷刷的發出驚嘆。
尤其是肖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