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帥漸漸跟上了思路:“這樣確實可以做到戰場末端的基本覆蓋,但有一個問題。”
“你說。”
“小型無人終端的續航畢竟有限,持續性可能不高。”
陳晨點頭:“不是可能,一定不高。我對終端的定義式小快賤,‘賤’是價格賤。”
“務必要做到成本低廉。”
“這樣才能提供源源不斷的產能,畢竟陸軍這塊是純絞肉機。”
大家能理解陳晨的意圖。
如果說海軍和空軍比的是裝備的科技。
陸軍比的就是數量了。
但凡到了雙方陸軍刺刀見紅的時候,意味著科技已經沒得拼了。
這個時候誰的裝備簡單可靠、量大管飽,誰就贏了。
“道理我懂,可是剛才說的持續性的問題沒有解決呢。”王小帥補充道。
“我的初步想法是套娃。”
“套娃?”
“對,機器狗續航不夠,那就給他馱在無人車上,無人車續航不夠,那就給他馱在無人直升機上,無人直升機航程不夠,那就馱在運輸機上……以此類推,一直可以套到運20或者航空母艦上。”
“明白了,怪不得是系統呢。”魏修假模假樣的點頭。
陳晨一點都不帶信的:“你是真明白假明白?”
“真假不重要,我不是搞技術的,只要小帥蘇總他們覺得行,我全力支持。”
魏修并不是甩鍋,而是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及專業的人去做。
他覺得自己在戰略和技術上就是個麻瓜。
這些任務需要會魔法的人來完成。
他頂多就是一個執行者而已。
王小帥和蘇雪松交流了很久,覺得小老板提出的方向很可靠,只是需要論證的細節太多了。
“可以是可以,但是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同時鋪開好幾十條生產和研發線。”蘇雪松憂慮道。
“對,保守來說,各型號的無人車,機器狗這快十幾個項目下不來。”陳晨點頭。
“那么效益怎么保證?廣撒網可不一定撈的到魚。”
陳晨點頭:“我的發初步想法是用民用攤薄軍用的成本。”
“???”
蘇雪松都聽傻了。
因為他是第一次聽到類似的操作。
可是魏修和王小帥習以為常,晨盾歷來都是這樣的,他們覺得可行性很高。
無人車一個架構,可以做出兩套用途。
畢竟主體功能是運輸。
區別就是刷不刷綠漆的問題。
機器狗和其他無人終端的民用應用探索稍稍難一些,但也不是完全死路一條。
于是王小帥提出了第二個難點:“廣撒網我沒什么意見,但背后的支撐呢?我是說算法、軟件之類的,這么多無人設備投放,沒有一個強而有效的系統等于白搭。”
“小帥在這方面還是敏銳的。”陳晨對王小帥的視野很滿意,同時承諾到:“這方面我來操心,你們只負責終端硬件,有問題嗎?”
“沒有。”
魏修和王小帥信心滿滿,下意識的點頭。
蘇雪松雖然有點由于,但有晨盾系的介入,他也有信心。
說是無人化終端,聽著很高端大氣上檔次。
其實以國內的制造業能力來說,其實就是小家電,真的不難,說搞也就搞了。
真正難的地方,人家陳總一肩挑了。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