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她是以董事長的身份來測評產品的。
玩歸玩鬧歸鬧,別拿產品開玩笑。
對待工作衛筱一向都是很認真的。
“你們這個產品的定位是?”
王小帥似乎沒有準備好,一切都在現編:“短途代步工具?或者玩具?”
“你是研發者,你問我。”衛筱臉色鐵青。“定位人群呢?”
“全年齡段吧。”
“價格呢?”
“后期量產的話,可能在六到八千。”
前面的問題王小帥支支吾吾也就算了,可是聽到了價格,衛筱再也繃不住了。
“六到八千!?我花六到八千就為了快樂?人家拿著錢去洗腳釣魚喝大酒,不比這個快樂?”
“不……不一樣吧。”
“一樣的!”衛筱目光堅定。“小帥你今天是不是把腦子凍冰箱了?”
蠢!
衛筱對于這款產品的定價只有這一個字的評價。
尤其是聽到價格之后,她覺得這款產品蠢的清新脫俗。
1、產品定位不明確。
哪怕是王小帥這些研發者,都不知道這個玩意兒的最終用戶群體是誰。
2、實用性乏善可陳。
除了能玩之外,衛筱想不到這玩意兒的最終應用場景。
3、價格貴。
六到八千的價格,買一輛電動車還有很大的富裕。
誰瘋了心了會買這玩意兒?
陳晨見王小帥勢弱,站出來解圍道:“這個不能怪小帥,其實產品并沒有那么糟。”
“你也把腦子凍冰箱了?”衛筱質疑道。
“這個產品,和平衡車有一定的共同性。你想想平衡車,外賣員不就很喜歡用?”
聽到這話,眾人沉思了一下。
確實。
電動滑板和平衡車在某種程度上是同一種產品。
當初平衡車面世的時候,市場的定位也不明確。
有人把它當作玩具,有人把它當做代步工具。
經過用戶一輪又一輪的探索之后,大家發現平衡車最終的歸宿是外賣員。
有些小區不讓電動車進去,平衡車能級大大的節約時間。
陳晨順著這個思路說道:“我們的產品比平衡車快,適應的路況也更多,還能輕微涉水,外賣員絕對可以用,而且我尋思順風的快遞員也能配一些。”
“不滴!你少打我的主意。”衛筱躲的遠遠的。“我配你這玩意兒,剩下來的錢還不夠繳醫保的。”
她是很愛吃餅來著。
但她的嘴也不是什么都吃。
電動滑板,很難說這是一塊餅。
這頂多是一塊夾生的面團。
無論陳晨怎么說,衛筱都覺得這款產品有缺憾。
尤其是用途這塊,他們提出來的適用場景衛筱覺得都不靠譜。
陳晨無奈道:“行,你要是不用,那就交給市場去探索,總會探索出道路的。”
“你意思是這玩意兒你還真要上架?”
陳晨點頭:“你以為呢?無人車只是測試,這玩意兒已經量產了。”
“???”
手真快啊!
衛筱愣愣的看著陳晨。
言下之意。
自己連拒絕的角度都沒有,唯獨只有帶貨這一條路。
不帶就虧了啊。
不對勁兒。
太不對勁兒。
平常的晨盾是那種一出手就是精品的感覺。
今天的晨盾。
一出手就是殘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