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看法的產生,都是相輔相成的。
晨盾作為無人作戰的主力軍,今天帶過來了一攬子的可以顛覆陸軍作戰方式的裝備,到最后肯定是還是要觸及到陸戰的根本。
在面對裝甲集群作戰時,無人裝備到底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于是崔國勝抬頭總結道:“我想彭主任的意思是,當你的無人裝備遇到硬茬的時候,比如大規模火力集群,比如敵方的裝甲集團,你們怎么辦?”
“涼拌。”陳晨攤手道。“無人裝備解決的是輕步兵的問題,如果輕步兵遇到了裝甲集團軍,司令員你該怎么辦?”
崔國勝萬萬沒想到陳晨會反彈這一招,但他也是輕車熟路的回答道:“避其鋒芒,求援。”
“那我們這玩意兒也是同樣的思路,無人裝備遇到裝甲坦克,直接將數據回傳中繼,然后戰術打擊就完了,不能什么活兒都讓機器狗無人機干吧?海軍空軍那么多重裝備不能當擺設啊。”
陳晨的一番話讓大家醍醐灌頂。
對啊。
由于這一攬子裝備太優秀,大家有些本末倒置了。
自然而然的以為這一攬子裝備是終極殺器。
可理智下來想一想,這些裝備只不過是晨盾這邊研制出來,用以輔助輕步兵作戰的增強型裝備。
這么一想,大家的心里都通透多了。
同樣是裝備供應商,其他幾個友商有帶著青龍刀來的,有帶著防水服來的,也有帶著多功能手電筒來的。
而人家晨盾,牽出來的無人戰狼和蒼鷹。
這樣一對比,高下立判。
陳晨也沒有盲目的自信,對崔國勝提前打預防針道:“現階段,無人裝備不存在萬能這個屬性。”
“像今天的裝備,本質上還需要操作手。”
“操作手在距離演戲場地十公里的地方。”
“一旦超出這個空間,效果會大打折扣。”
“所以我只能說這一攬子裝備,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功力。”
崔國勝突然眉毛一皺:“三分之一?你這三分之一的功力已經把傳統輕步兵打爆了,那你全部的功力得有多強?”
“全部的功力為時尚早,需要一個成熟的智能系統做支撐。”
崔國勝點點頭::“我明白,你之前提過的作戰網絡是吧?我想知道千手觀音難道一點用都沒有嗎?”
“有,但不多。”
崔國勝在技術方面從不逞強,虛心求教道:“為什么?”
“因為算力不是一個層級的,千手觀音目前的作用是以信息中繼為主,很少有全面介入指揮對嗎?”
“準確。”
陳晨點頭道:“一旦這些無人裝備全部接入系統,意味著我們指揮的單位要乘以十。”
“鬼鬼……”
“將來,我軍服役的機器狼一定會比服役的兵員多,到那個時候,要想完全自主操控,就必須要一個超級網絡來作為支撐。”
一言至此。
崔國勝很形象的理解了問題。
作為指揮員,他最能理解指揮的復雜程度。
每一個戰斗單位都有不同的功用,都有多維度的參數。
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單位,就是他們這些高級將領需要處理的。
這可不像是下棋一樣,你出一個坦克,我出一個反坦克筒那么簡單。
每一個單位的調動,都需要考慮到背后的千絲萬縷。
一輛坦克出動,得協同空中掩護,得準備油料補給,還得研究敵情布置。
一輛車,背后有可能是幾百個單位的協同。
這一切目前都還只是由聯席作戰室,也就是參謀人為的進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