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資本市場,小康集團在市場上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局。
自己有點硬資產,有生產線,也有產品。
但就是賣不過頭部。
當年燃油車時代,他們拿不下低端車市場。
現在到了電動車時代,他們更沒戲了。
一沒技術二沒錢,手里最值錢的東西就是那一張造車的牌照。
于東輝也是有雄心壯志的。
想著引入幾個戰略投資者,好好的折騰一把看看能不能把小康帶到正軌上。
否則他完全可以躺在造車資質上整點小錢。
因此,他理解陳晨言下之意。
飛牛跟了晨盾,股價十倍躍升,成為了行業中堅。
小康也能走同樣的道路。
想到這兒,于東輝再次拉開椅子,坐在了陳晨對面。
看著小康集團的人再度返回座位
魏修都傻眼了。
小老板還真就拿捏住了小康集團。
還真別說。
此時此刻的小老板像極了渣男。
拜拜就拜拜,下一個更乖。
一旦有這樣的心態,著急的就是對方了。
小老板在一眼就能看到小康集團的終極需求。
他們折騰這一波,不就是想搏一個未來嗎?
于是小老板就拋出一個未來,用飛牛當做現實的例子。
僅僅是報出飛牛當日的股價,于東輝就已經被釣成翹嘴了。
想到這里。
魏修忍不住看了一眼身邊的小老板,敬重中帶著一些敬畏,甚至是恐懼。
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小老板身上永遠適用。
陳晨看于東輝坐了下來,覺得雙方站在了同一個層面,這才說起干貨。
“于總,小康想要不被產業拋棄,只能擁抱新能源車。”
“你們缺的是電池電機和智駕的技術。”
“好死不死,這些我們晨盾都有。”
“所以這次的合作,不是我們要你們的牌照,而是你們要我們的技術和品牌。”
于東輝咬咬牙:“話是這么說,可是你們嘴上說戰略合作,結果不掏錢,還讓我倒找錢,等于你進菜館吃飯,一個不點,還要我這個老板倒搭一個唄。”
“你還是不懂,我們聊的是合作,所以雙方是對等的。”
于東輝:“我都倒找錢了,你還對等啊?”
“那你覺得我手里這些技術值多少錢?”
“……”
于東來默不作聲。
這個沒話說,反駁不了一點。
晨盾深耕無人機多年,智能控制和電池電極什么的是人家的絕對領域。
雖然人沒造過車。
但車比起飛機,還是低端一點。
晨盾如果想造,分分鐘能轉型,而且能造的非常好。
“你覺得順風系背后的資源值多少錢?”
于東來再次皺眉。
“你覺得晨盾系背后的國防工業背書值多少錢?”
“……”
“所以我覺得雙方的合作,如果不是平等付出的角度,那肯定是我們付出更多。”
聽到小老板這番話,魏修都要忍不住鼓掌了。
上來先給于東輝當頭一棒,拉高自己的身份,讓對方覺得高攀不起。
然后再自動放低身段,說平等合作之類的,讓對方覺得自己撿到寶了。
這一來一回的情緒起伏,一般人是禁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