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沉思少許,換了個思路:“開發這條路行不通,但是我覺得采購可以試試。”
“采購?”
“目前國內手機廠商的產品,已經做到了極致性價比,尤其是頭部那幾家。”
陳晨拿出了自己的70pro作比較。
“像這臺手機,硬件完全夠支撐單兵信息終端運行的條件。”
“而且所有零部件都是自主國產,不存在泄密和安全情況。”
“自帶的影像和衛星通訊也完全夠用。
“甚至都有些性能過剩了,往下60pro,有可能60就夠用。”
“至于軟件,我們只需要開發一款基于鴻蒙系統的態勢感知系統即可。”
“用途就是操控無人設備送炸藥包到碉堡,這不比搞個推送擦邊視頻的app簡單多了?”
王小帥聽的入迷,不知不覺間拿起了紙筆開始做筆記。
就拿小老板所說的60系列機型做藍本。
這款手機是面向市場的量產版本,成本已經由客戶自動攤薄了。
生產線和設計費用只體現在成本價格力。
由于是大批量采購,價格估計只有三分之二。
要是往前推個三五年,類似的操作都不可能成功。
因為那時無論多牛逼的大廠,都無法做到百分之百自主可控,無法通過安全性審查。
現在這個時間點剛剛好,這款手機沒有任何的進口部件,完美符合要求。
至于功能方面,小老板剖析的很明確了。
王小帥他們只需要開發一款軟件,而且是比較簡單的那種。
他甚至都能想象到大致的路線,主體就像戰爭游戲那樣,有地圖和交流系統。
唯一的區別是游戲玩的是虛擬數據,他們玩的就是真實。
再把自己無人控制終端軟件整合到系統內部。
叮!
一款新的單兵信息終端就應用而生了。
在王小帥記筆記的時候,陳晨還順帶發散了一下思維。
“信息終端搞定之后,我們可以通過展示的定位不同,來配備不同的裝備。”
“首先是火力突擊單位。”
“配一套雙目熱融合觀測儀,提高夜戰打野能力。”
“頭頂是單兵綜合系統高切型頭盔,戰術耳機集成在頭盔上,用骨傳導。”
“右側按傳統,搞火力集成包。”
“左側上體域網控制器,把總控都放到這里。”
“后側的背包就可以省出空間,按照戰場需求變成。”
“按照這個思路,再衍生出無人突擊和醫療救護兩個型號的單位。”
“按需增加外骨骼、大型的類平板無人操作終端之類的。”
“一個班組三個人,讓部隊自己按需配置無人設備。”
“喜歡火力的上共軸雙旋翼無人機,喜歡搞突擊的可以上高速型無人機,地面上有銀狼,大規模打擊有雙尾蝎……”
“總之,裝備的目的是可編程,連接什么設備,連接多少,讓部隊自己選擇。”
王小帥聽到這兒,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童年:“請選擇你出戰的神奇寶貝?”
:<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手機版:<ahref="https://y"target="_blank">https://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