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能完整捕獲,在科學層面上確實有極大的幫助。”
“甚至有可能直接幫助我們的同類型設備量產。”
“不過,這個是最理想的情況。”
“比起完整捕獲來說,我們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防御它。”
捕獲確實有很大的意義。
問題是你先捕到再說。
張遠一直在研究這個設備的情報,所以內心的預期非常低。
他知道這玩意兒的厲害。
高度仿生,還是潛航器,而且投放方式非常隱蔽。
有這幾個特點,幾乎就等于隱身了。
只要有一艘民船悄悄摸到領海線外,就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投放。
而這種潛航器又有超強的續航能力。
能通過自身的動力在海底潛游到戰略區域。
別說捕獲了。
現有的技術手段,能找到已經是燒高香了。
楊忠武也是同樣的想法。
他從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就一直撓頭,覺得很棘手。
膠州灣內涉密設施太多,海底光纜密布,只要潛航器潛進來,那就等于進來吃自助餐了。
任務太嚴峻了。
關鍵是。
他們還沒有什么行之有效的辦法。
于是他伸手先點名了執法隊:“你們幾個支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從今天起,加強對領海附近的一切民用船只的監控。”
“一旦遇到可疑船只逗留,立刻登船檢查。”
“按張司長說的,這玩意兒很有可能就藏在民船上。”
“要密切注意各種投放行為,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出現外事糾紛,我替你們擔著,盡管查。”
三個執法隊的隊長面面相覷,覺得壓力很大,只能低聲應和。
外事糾紛什么他們倒是不怕。
但凡有可疑船只。
說查也就查,莽就一個字。
關鍵是他們聽了半天,這玩意兒不好找啊。
每天在領海附近活動的船只多了去了,這還不算那些違法捕撈的別國船只。
如果每一艘都要登船檢查,根本不現實。
楊忠武也知道這一點,于是很快補充。
“加大常態化巡邏力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技術上也要跟上。”
“吳尚林!”
“是!”
剛才提問的年輕干部站了起來。
他來自于海警局設備科,是個純純的技術官員。
“你們設備科的無人巡邏船項目搞的怎么樣了?”
吳尚林不敢直視楊局的眼睛:“進展一般。”
“一般?!”
吳尚林立刻解釋道:“我們已經收到了中船設計的無人艇,一共二百艘,但是在實際測試中,我們發現這些設備還有諸多的缺陷。”
“比如?”
吳尚林立刻拿出了自己準備的材料,直接開始匯報工作。
“首先,這種小型無人巡邏艇巡航不盡如人意,平均續航在三小時。”
楊忠武眉頭緊皺。
三個小時……
在海上走不了幾里路。
也就是說,一艘船放下去到收上來,還不如一艘巡邏快艇的面積大,不夠折騰的。
“另外,船上的傳感設備在覆蓋面不夠大,在脫離一定距離之后,船只的監控功能會大大減弱。”
“還有,船只自身的定位導航也沒有達到預期……”
楊忠武直接擺手叫停:“要啥啥不行唄?”
吳尚林不敢說話,只是抿著嘴唇。
這個項目提出已經一年有余,完全由他經手。
項目的初衷是利用科技賦能日常巡邏,為基層執法隊配備無人設備輔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