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村覺得彈射器沒必要也不現實,絞盤就夠了。
陳晨不這么認為。
造都造了,不配個電磁彈射器,好像有點不得勁。
現階段是用不上,但保不齊以后無人機的噸位會上去。
到那時,彈射器就很香了。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尤其是對于洋娃娃來說,如果海上分揀站這個項目搞的好,有可能徹底解決她對快遞時效的擔憂。
坑了她這么多次,也該讓她笑一回了。
“買!”
“再次解析,阻攔系統!”
【正在解析中……】
【該裝置是一款中規中矩的飛機降落減速方案,由減速繩索與滑輪組和液壓缸組成……】
【可進行升級性解析!】
【是否進行預覽?】
“升級。”
【升級預覽:電磁阻攔索】
【這是一種極佳的阻攔減速方案方案】
【具有自動計算、攔阻精確、高強度、高可靠性等優秀特性。】
【該裝置可廣泛應用于航母、兩棲作戰艦等大型船艦】
“買!誰過年不吃頓餃子。”
……
四月最后一天。
陳晨趕在勞動節前最后一天回到了錢江。
因為即將放開的緣故,這段時間應該是公司里人最齊的時候,正好可以和大家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
這次鷺島之行和出海看似設呢么都沒干,但實際上收獲是拉滿的。
離開錢江的時候陳晨心里全都是迷霧,沒有什么眉目。
再度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有了一些藍圖。
倒不是鄭宇村提供了多么有建設性的意見,而是陳晨在和他的交談中完善了自己。
有時候就是這樣。
東西明明就在自己心里,可自己一個人蒙著頭想,怎么也想不出來。
找人一起聊一聊,捋一捋。
原來沒有的思路會立刻變得清晰。
除了鷺島之外,海上這一趟也收獲頗豐。
親臨一線看了場熱鬧,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去的非常值。
他已經下定決心給快遞中轉站上彈射系統了。
因為在拿到技術進行梳理之后,他發現這塊基本沒什么生產力的桎梏。
而且電磁彈射技術還可以外溢到很多領域。
比如之前搞出來的炮射無人機,就可以應用這種技術。
如果能將裝置小型化探索推進下去,晨盾說不定還可以掌握隨地大小起飛無人機的技術。
至于電磁阻攔這塊,技術上的問題不大。
唯一優點殘缺的就是材料學。
電磁阻攔是一個機器復雜的裝置,但有系統的介入,技術上的復現不難。
關鍵是物料的限制。
阻攔裝置的幾個關鍵部件的強度要求非常高。
其中最突出的是阻攔索。
這玩意兒至少要承受100噸以上的拉力,還要適應多個輪滑組帶來的柔韌性要求。
陳晨在來的路上做了一些功課,國內能提供這種關鍵部件的廠商完全沒有。
于是他只能把目光放到國外,找了幾個渠道去試。
早上十點鐘的時候。
其中一個渠道——周旭給他回了電話。
“喂,總兒,你跟我交代的那事兒我打聽了。”
陳晨滿懷期望:“咋樣啊?”
“找是能找到,我能幫你搞到霉菌的貨。”
“臥槽,你這么牛逼的嗎?”周旭的能力再次刷新陳晨的想象。
“害,那邊買辦多得是,只要錢夠,尼米茲航母你要不要?要咱也能想辦法。”
“你別吹比了,說繩子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