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玩意兒放在國內,算是一坨。
但要在國外,還算是有點東西了。
至少實在現階段的技術框架之下的。
于是他開始批改作業。
“氣動布局不應該用這種類跑車的布局。”
理查德有些不服:“為什么?我參考國外的優秀外形,尤其是東大的產品,他們的飛行汽車概念設計都是這種樣子。”
小黑的設計圖紙思路很直。
長得像蘭博基尼,一眼就能看出是汽車,而且是高端汽車。
因為飛行汽車是新東西,而且聽起來比較高端。
設計者往往都會往高大上的局面上去靠。
有什么還能比超級跑車高大上呢?
因此東大那邊的概念全都貼著流線型、全碳、扁平化這些跑車元素去設計,致力于走科幻路子。
甚至。
毛云在賽博飛行干的時候,推出的概念車也有類似的影子。
但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他是個聰明的工程師,懂得因地制宜。
“東大的車子都這樣設計,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技術儲備。”
“東大的三電產業處于最頂端,能夠提供強大的動力。”
“他們有一句俗語,力大磚飛。”
“意思是動力足夠的話,完全可以忽視氣動設計。”
“可mbib沒有這個能力。”
“所以一定要重視氣動布局,減少動力系統的負擔。”
理查德聽完,仿佛喝了腸清茶一樣,瞬間通透。
毛云繼續道。
“我們的設計,一定要小型化,流線型化。”
“甚至我們不能以汽車的模板去作為設計靈感。”
“更應該考慮飛機、或者飛船的樣子。”
毛云打開電腦,將狗剩的設計工程文件導入,然后就地開始修改。
他先將車身拉長,車寬減少。
盡量的讓車子在空中少接觸空氣。
于是呈現在眼前的造型,更像是一臺摩托艇的樣子。
理查德完全能夠理解,三角形是最優的氣動布局大框架。
大部分飛機都是這類布局。
可他也有疑問:“像這種布局,似乎無法兼顧地面的需求。”
“可以,你有沒有接觸過一類叫做三蹦子的載具?”
“沒有。”
“這是一種高效而簡易的三輪載具,減少一個輪子,依然可以在地面活動,而且性能不輸四輪。”
理查德似乎懂了一些:“類似跨斗摩托車?”
“比那種更加純粹,動力要求少,控制器要求也會更簡單,這種載具已經在東大的田間地頭得到過驗證,絕對有效和可靠。”
地面這部分毛云絲毫沒有顧慮。
四輪車去不了的地方三輪能去。
三輪去得了的地方,四輪不一定能去。
這是在華北、西北農村普遍驗證了的真理。
而且。
北美市場沒有經歷過三輪車的洗禮,沒有“三輪就是低端”這種先入為主的刻板偏見。
相反。
物以稀為貴。
他們很有可能認為三輪才是高端。
所以他覺得三輪車的布局是現在手頭最好的選擇。
“關于升力方面,選擇復雜的固定翼顯然是不可能的。”
“我們要從最簡單的做起。”
“選擇最可靠的旋翼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