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主任,這么著急啥事啊。”
首都。
孫長興站在政務院前,一見到謝東奎就迎了上去,慌得不行。
他是突然接到通知來這里的,因此心里拿不準到底出了什么事兒。
“別緊張,跟我一起去發展委開個會。”
“我天,這還沒事呢?”
孫長興的腦袋瓜子嗡嗡的,他還從來沒有和發展委打過交道。
究其原因。
八竿子打不著。
發展委是落實宏觀發展調控的地方,再具體一點,負責的是宏觀經濟。
孫長興干了一輩子活兒,干的都是軍事發展,和民生沒有半毛錢的關系。
就算軍工業務的發展偶爾需要宏觀經濟配合,那也只是更高層的事情,和孫長興沒什么關系。
“我們搞裝備技術研究的,也牽扯不到大政方針那?”孫長興還在喋喋不休。
謝東奎快步走向大會議室:“別問了,問多了也是病,待會兒你如實呈報就好了。”
完!
絕對沒好事!
謝主任的臉色也不好看,一直緊繃著,走路的速度不是一般的快。
仿佛身后有人催他的命一樣。
從一樓到大會議室,短短的幾分鐘,孫長興把最近一年的大事動態都回想了一番。
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黑天鵝,能讓自己和謝主任出現在這個單位。
可他想了所有的情況,也沒找到什么不利消息的催化。
當他倆走進會議室的時候。
其他單位的負責人幾乎全部都到了。
大部分人孫長興都認識,但他們都不認識孫長興。
因為這些人他也只是在電視上見過,能叫出名字而已。
“好了,人差不多都到齊了,我們開始吧。”
發展委的鄭主任一邊和與會人士交流眼神,一邊主持會議流程。
“本來這個會應該在一個月之后開,按照正式流程那么走。”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情況不允許我們再等一個月。”
“大家先打開桌子上的信息紀要看一看,確保開會前大家都在同一個層面上。”
每一個與會人員的面前,都放著一本厚厚的文件。
圖文十分詳細,記錄的都是關于無人機和產業鏈的事情。
這些數據似乎是從工業部那里得來的,全都是宏觀上的數據。
作為近些年新型的產業,這份報告也許是第一次能如此全面的從宏觀角度解釋無人機產業的數據。
“之前我們引發了關于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文件,下面普遍都落實了。”
“一個周期之后,其實收效很一般。”
“至少我們從數據上是不滿意的。”
鄭主任給會議定下了一個偏沉重的基調。
眼前的這份報告既是宏觀數據,也是過去一個周期,低空經濟重點工作的成果。
無論是從規模還是產業上,都遠低于當初印發文件時的預期。
在大家凝目沉思的時候,鄭主任輕敲桌面。
“目前我們國內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大無人機使用國和生產國。”
“產業鏈和市場都相對成熟。”
“但是我們的監管卻十分滯后,沒有起到有效規劃和引導的作用。”
“這次會議,主要就是要及時糾正這種現象。”
無規矩不成方圓。
一個新興產業誕生之初,混沌和無序是常態。
這種狀態下,不應該過多干預。
應該讓參與新興產業的各方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探索產業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