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你真的全力支持我外甥女的造車雄心嗎?“
陳晨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當然,自家人不支持,那未免有些太不是人了。“
“......“
蘇雪松被噎的不輕。
因為他對衛筱的造車戰略抱有一絲的懷疑。
最主要的是出于大環境考慮。
最近衛筱一直在提大環境不行,要收緊褲腰帶。
給人一種很喪的感覺。
就在這種氛圍之下,衛筱又決定造車,多少有些割裂感。
“不是人就不是人吧,有些話我還是想說,現在造車,感覺弊大于利。“
陳晨洗耳恭聽:“怎么說?“
“別的不說,我們這里正是臨門一腳的時候,這個時候再分出精力去搞自動駕駛,恐怕不合適。“
這些話蘇雪松在開會的時候就想說。
結果陳晨一頓畫餅,給大家釣成了翹嘴。
氣氛都烘托到那兒,蘇雪松覺得自己潑涼水不太合適。
但私下仔細思考,他還是拿不準。
因為人工智能研究院承擔著戰顱系統的研發工作。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已經有了一些成果。
這個時候他需要群策群力,集中精神辦大事。
所以這次專門請陳晨過來,他想打退堂鼓。
“目前我們的車路云網絡已經初具模型,下一步我們準備投喂數據,進行關鍵節點的訓練。“
陳晨聽出了言外之意:“你的意思是,現在讓你去分出精力搞自動駕駛,顧不上對吧?“
“是的,我覺得車路云和戰顱系統是框架,是重中之重,我們需要打好地基。“
陳晨沒有正面回答蘇雪松的問題,而是抬起頭:“已經到了關鍵節點的訓練這一步了?“
“嗯吶,模型建立的很順利,這多虧你的指導。“
蘇雪松沒有居功自傲。
他知道路通科技是站在晨盾這個巨人的肩膀上。
戰顱系統的整體框架都是陳晨給出的。
他只是負責具體的執行罷了。
“其實按照目前的進度,我們甚至接近盈利。“
“如果我們利用手里的萬卡組云服務,估計都能占得一些市場。“
“更別說將來的tob、toc業務了。“
陳晨當下搖頭:“賺錢我另有人選,你的首要目的,就是搞定戰顱系統。“
“當然,目前你非要一個進度的話,大約是百分之30。“
蘇雪松言之鑿鑿,他是一個純粹的極客,習慣用量化的思維去考慮問題,而這種回應正是陳晨所需要的。
他點點頭,低頭看向眼前的工程師:“你是負責什么部分的?“
“我是負責道路基礎設計強化學習鏈的。“
“好,跑一跑你們的模型我看看,隨便走一個數學題吧。“
聽完陳晨的要求,工程師的手快速的在鍵盤上敲打。
問題:如果a1,則√a-√a+x=x的實解之和等于?
下一秒,無數字符開始有節奏的蹦出:
要解方程√a-√a+x=x,我們先從兩者均衡開始...(√a-√a+x)=x2→a-√a+x=x2。
重新排列以分離內平方根項:(a-x2)2=a+x→a2-2ax2+(x2)2=a+x→x?-2ax2-x+(a2
【等一下,等一下。等一下。這是我可以在這里停留的時刻。】
看到這一步,陳晨突然眼前一亮。
“行啊老舅,你這玩意兒能再產生頓悟了。“
蘇雪松像是吃了屁似的:“當然。“
算一道數學題,對于眼前的模型并不是什么困難。
真正可貴的是,模型從這道數學題里學到了東西。
這就像是數學考試,閱卷老師不僅需要結果,還需要演算過程。
他們需要從演算過程評判學生是否真的掌握了這道題。
而這個模型,在思考的過程中明顯自己推理出了問題關鍵,頓悟并且加深了學習。
這就意味著它已經擁有了極速迭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