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產品用途是?”
陳晨盯著給自己拜年的機器人,匪夷所思。
“戰術人形啊,咱們剛聊了半天你忘了?”王小帥笑得很憨厚。
陳晨搖頭,心說我恰恰是沒忘,才有這種發自靈魂的問題。
好家伙!
誰家戰術人形上來就給人磕頭的?
咋?
用真誠感化敵人?
“也就是說,你們這玩意兒要軍用?”
“嗯啊。”秦朗點頭。
“你把部隊當養老院了?人瘋了心用你這玩意兒。”
陳晨想到了他們很有可能拿出來一坨,但沒想到是這么大的一坨。
原型機是有了。
但動平衡和關節邏輯算法一塌糊涂。
剛才機器人絆倒的姿勢十分詭異,都不像是人類正常摔倒的樣子。
像是自己左腳踩右腳,騰空之時還抽筋了那種。
陳晨粗看一眼就能知道個大概,關節的協調沒有同步。
“控制算法不夠高效,導致預測出現了時間差。”
看著陳晨脫口而出的樣子,王小帥和秦朗佩服的不行。
小老板堪比老中醫了。
僅僅打一個照面,就分析出了產品的問題。
甚至人家還要比老中醫牛逼一些,人家壓根也沒上手。
于是他倆只能像乖巧的小學生一樣,看著小老板表演。
“現有的電池能量密度不足以支撐人形長時間工作。”
“我猜你們這玩意續航一小時頂天了吧?”
秦朗點頭:“最多四十分鐘。”
“所以能量管理方面,還是要從被動行走和動能回收入手。”
“除非把這兩項做到極致。”
“否則電池能量密度一直會是制約人形的天花板。”
既然被這倆貨騙上了船,那還有什么辦法?
使勁劃唄。
除了步態算法的問題外,陳晨覺得能量也是這個原型機的主要制約。
人類的身體結構及其復雜精巧,屬于高級生物里的頂尖。
一天三動飯,卻能撬動萬倍的能量。
甚至有的牛馬不怎么吃飯,都能干重體力活,吃草擠奶。
這里頭除了大腦的豐功偉績,讓人類可以使用工具之外,身體結構的巧奪天工也是無法忽視的。
“還有材料的問題。”
“我看你們這臺活爹用的最多的是輕質合金和碳纖。”
“這就不合適了。”
“作為陸戰裝備,抗打是第一位的。”
“然后還要兼顧靈巧機動的特性。”
“所以傳統材料肯定是不夠用的,想都別想。”
陳晨意思很明確了。
這臺叫張偉的原型機在他能看到的三個方向都有缺陷。
任重道遠。
王小帥和前浪也沒有反駁。
因為他們知道小老板說的都對。
關鍵是怎么改?
“小老板,有沒有具體的建議?”王小帥虛心求教。
“多關節協調的大模型要重做,關鍵是要高效,這方面你們可以和蘇雪松取取經,他有東西。”
秦朗立刻記在了心中:“能量管理呢?”
“關鍵是步態動能儲存,我也沒有更細致的想法,但大方向是沒有錯的。”
“哦哦,那材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