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到了定銷售目標,一問一個十名開外。
按照榜單往后開,前十的名頭還算響亮,再往后就都是些邊角料。
和這些品牌混在一起,顯然不符合風盾汽車一開始的定位。
宋杰也有雄心壯志:“十三萬輛肯定不是風盾汽車的標準,我覺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銷售規模至少要在20萬輛左右,擠進前五。”
俞兆林:“二十萬輛的話,我們可能得努力。”
沈欣:“那怕什么?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們順風要打就打高端局。”
三巨頭的信心還是比較足的。
原因無他,陳晨給他們的底氣太硬了。
原型車已經定了,他們仨覺得手里有這張牌,夢做大一點不妨事。
可此時的洋娃娃臉色賊難看,連忙矯正會議風向。
“我們畢竟是新手,剛發育,不能太浪。”
20萬輛。
一輛虧一萬。
本總裁得虧出20億。
像話嗎?
本總裁的初心是為了賺錢來的,雄心壯志的莽進去造車,頭一年先搭20億進去。
我不如去做慈善呢。
自己手下的這群人她也清楚,你給他們定個目標畫個餅,他們是真的會吃的。
畢竟水平都不是蓋的。
要是一開始銷售目標定的很高,這些老六很有可能會實現。
那就虧大發了。
所以衛筱立刻降低大家的:“我們還是理智一些,第一年保五爭十。”
“完成五萬輛的目標,我們成功。”
“如果達成十萬輛,那就是超預期。”
“意淫一時爽,事后很迷茫,不要勉強自己。”
宋杰還在掙扎:“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再勸自殺,銷量目標就按照這個數字去實現。”
……
離開辦公室,三巨頭默契的來到了宋姐的辦公室。
雖說小老板的營銷規模和策略定的比較合理,但他們總覺得這不是自己認識的衛筱。
以前的衛總總是心高氣傲,要做就做最好的。
當時沒什么東西的時候,總想著嗷嗷搞創新,動不動就壓上全部身價。
現在既有原型車,又有晨盾提供的技術保障,甚至連供應商解決了。
衛總倒是慫了,他們有些想不同。
“我雖然不支持老宋搞那么多4s店花錢,但小老板的目標業態保守了。”沈欣說道。
“嗯,五萬輛的最低目標,我感覺有手就行。”宋杰有點憋屈。
俞兆林雖然是比較保守的那一派,但也覺得眼前的衛總面目全非:“她不會被誰上了身吧?”
“瞎說!”沈欣給他一個白眼。“我感覺是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讓她變得保守了。”
在場的三人年齡都比衛筱大很多,按理說是最保守的時候。
可是自從衛筱入住順風之后,帶領他們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跡。
現在的他們覺得年紀越大,越應該闖。
萬萬沒想到的是,原來帶他們乘風破浪的那個旗手先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