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出完任務,我就問了當班飛行員。”
“人家說伴飛的飛機肯定具有高超音速的性能,j20追不上。”
“你有沒有六代機我不知道,j20什么水平我可知道。”
陳晨聽完,感覺失去了所有手段。
真實的情況,晨盾并沒有立項什么新的飛機,外界瘋傳的六代機,也不過是謝超文的驗證機。
他只能轉頭,在人群中挑出謝超文。
“謝總,來來來,你跟首長說吧,我是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了。”
謝超文在人群中聊著天吃著小零食,正在感嘆陽江船廠的牛逼。
被突然叫出來,也有點懵逼。
不過既然首長問起來了,他一臉的清澈。
“首長,小老板說的沒錯,我們確實沒有什么新項目。”
林梟:“那六代機怎么解釋。”
“誤會,那架飛機實際上是屬于我所在的動力實驗室,是一架理論驗證機。”
林梟還是不太信:“驗證什么?”
“您記得我們上次那個火箭組合動力項目嗎?”
“記得,那個如來神掌是吧?”
謝超文點點頭。
“對,當時那個項目,是建立在寬域組合動力的應用上,我們選擇用火箭形態來實現。”
“但項目成功之后,我們有點犯嘀咕。”
“因為組合動力系統好像有更大作為。”
“那段時間我正好也閑著,就拿一部分技術出來,試著在寬域臨近空間做文章。”
“……”
越往下說,謝超文使用的詞匯越深邃。
倒不是他不說人話,只是這玩意天生就很生澀,沒法用通俗語言闡述。
林梟只能左耳朵聽謝超文的介紹,右耳朵聽自己手下軍官的翻譯。
常規的火箭都是旋成體,這種形態本身依靠空氣動力產生的升力就非常小。
再加上它的飛行空間大多在大氣層以外,想要借助空氣動力還沒有空氣動力可借。
如此一來,為了飛行,它必須借助大量燃料,而且還得攜帶氧化劑,燃料效率極低無比。
所以高速彈道導彈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謝超文一直在晨盾任職,對無人機的研究似海深。
他一直在想,有沒有一種方式,能解決高速飛行體的這一痛點。
直到有一天,經過小老板的點撥,他有點開竅了。
可以在大氣層內做文章!
飛行器對于大氣層,可以說又愛又恨。
愛的是這塊區域能夠提供升力,使飛行器提高燃料使用效率。
恨的是這破地方有阻力,同樣又會消耗燃料。
所以謝超文的目光放在了臨近空間,也就是20-100公里這個高度。
這里的空氣密度小,產生的阻力較小。
但空氣密度又沒有小到無法提供升力的地步,所以賊適合高速飛行。
聽到一半,林梟感覺自己要長腦子了。
“得得得,大概意思我明白,就是黑鳥飛的那個空域唄?”
“是的。”
林梟不解:“鷹醬的黑鳥那可是快七十年前的事情,這也不是什么新技術,你驗證它干嘛?”
“不一樣,黑鳥其實是被火箭帶上去的。”
“他起飛的那一瞬間,就已經抵進了高速狀態。”
“而我們重點放在寬域上。”
謝超文又開始念經。
“所謂寬域,就是飛行包線覆蓋的區域……”
林梟腦子癢得不行:“你直接說結論吧?”
“我們想驗證一種技能低速飛行,又能高速飛行的飛行模式。”
“成功了嗎?”